各位印度青年汉学家、中国学者、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抗疫的特殊时期,以线上交流的方式与大家见面。我在当外交官之前也从事过教育工作,今天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感到十分亲切。借此机会,想和大家谈谈几点感想。

第一点,中印交往历史悠久,友好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中印交往是一本久远厚重的大书,值得一辈子去读。回顾中印两大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交往,这在人类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例子。中国的造纸术、蚕丝、瓷器、茶叶传入印度,印度的歌舞、天文、建筑、香料等传入中国。中印文明交流互鉴,对两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印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一位著名使者就是唐朝高僧玄奘。他1300年前来到印度求学佛法,回到中国后,将19年西行之旅所见所闻写在《大唐西域记》中,其中用17个专题对印度作了重点介绍,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历史的重要文献。我记得,文中记载了古印度人的一个生活习惯,就是嚼树枝刷牙,听说现在印度某些地方仍在用苦楝树枝刷牙。据科学认证,这种树枝具有抗菌特性,甚至适用于防治口腔溃疡。由此可见,玄奘对当时人们的生活观察得多么细致入微。后来各国考古学家还参考《大唐西域记》发现了许多印度历史古迹,比如鹿野苑的阿育王大塔、那烂陀寺,还有阿旃陀、埃洛拉石窟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人类文明的交流对于古代文明的传承借鉴和发扬光大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我想讲的第二点,就是中印这两个文明古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学互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所以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文明。我们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用成熟理性的方式来看待彼此不同,相互敬重,彼此欣赏,开放包容,这样才能相互信任,和谐共生。

小到生活习惯,我们要相互尊重。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入乡随俗”,就是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尊重那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比如在印度,大家吃饭习惯手抓饭,那是因为食物直接拿在手里才会感到最真实,最能感受到它的冷热软硬。有些印度朋友告诉我,没有用手触摸过的食物不香。当然要用手抓,也要讲卫生,一般我们在餐馆吃印餐的话,服务员都会端上一小碗温水,这里面有一片柠檬,不是来给你喝的,是拿来给你净手的。而中国人习惯用筷子,一双筷子,两根木棍,就蕴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如果印度朋友学会了熟练地用筷子吃饭,我相信你们肯定会得到许多中国朋友的赞赏。无论是手抓饭还是用筷子,都是我们两大民族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所以都值得尊重。

从生活习惯再讲到文化传统。中国有一句话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就越是有影响力。印度宝莱坞电影闻名世界,深受中国观众的欢迎。我也是一位宝莱坞的粉丝,看过《起跑线》、《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等,这些电影中的故事,总能引发共鸣,让我感动。要知道,印度电影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它的票房收入是在印度市场的两倍。印度还有一样东西很受欢迎,就是瑜伽。我夫人就是一位瑜伽爱好者,天天在家练习瑜伽。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通过练习瑜伽来强身健体的人超过1000万。我也听说有几十万印度朋友练习中国武术,中医的针灸已经被纳入印度的治疗体系,这说明我们两国的文化、艺术也在进行着广泛交流,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还有一条,就是无论在哪个国家工作生活,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当地。我们希望在印中国公民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共同促进双方的友好往来。

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各自的社会制度。我认为,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是每个国家的人民作出的自主选择,别国不应干涉。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不同,但是我们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不同而精彩,我们一定要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不“输入”外国的模式,也不“输出”中国的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的确,我们始终坚持用开放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看待世界各国人民的文明创造,用互学互鉴的态度开展交流合作。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上升中的相邻大国,更应该摒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旧思维,摆脱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这个老套路,否则就会上别人的当,就会走上邪路。

中印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国家之间相处的关系,就像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一样,必须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相邻新兴大国,中印关系的发展不光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为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繁荣增添稳定性和正能量。中印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这是一条正确的康庄大道,符合两国的长远利益。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不断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互信,避免猜疑和误解,在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中印“龙象共舞”的目标。

我想讲的第三点,就是中印建交70年来,双边关系历经考验,应该更加具有韧性,不受一时一事干扰。进入新世纪,双边关系应该不断向前发展,而不能倒退。前不久中印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了不幸事件,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现在双方都在努力地加以妥善处理。从历史长河中看,这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中国人讲,“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不要只看眼前,而要把眼光放长远。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印友好合作是主流,也是大势。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保持客观理性的判断,正确处理双方存在的分歧和差异。我相信,中印这两大古老文明是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双边关系的。我们对中印关系发展应该抱有充分的信心。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对印度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中国把印度当作伙伴,而不是对手,把印度视为机遇,而不是威胁。我们希望把边界问题放在双边关系的适当位置上,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双边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中国对印政策没有改变,是基于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中印作为两个相邻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印是世世代代的邻国,是搬不走的邻居,同时我们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我们要解决的是总共27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要让大概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所以中印两国都需要集中力量发展自己,都要解决好乡村振兴、消除贫困、发展教育、创造就业、保护环境等等诸多的问题,我们之间有许多共同语言。今年中国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消除绝对贫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个任务。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就需要一个和平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印这两大邻国应该和平相处,避免冲突。

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印互为伙伴、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向没有改变。过去两年中印两国领导人两次非正式会晤,就中印关系发展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这些共识,特别是要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这个基本判断,把领导人的共识切实传递到各个层级,并转化为行动。当前我们都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印之间相互支持,携手应对,交流诊疗经验,提供医疗物资,体现了双方的伙伴精神。两国青年在疫情形势严峻时候,分别用中文和印地语录制视频,给对方加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印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今后双方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两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印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没有改变。当今的世界是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的世界。有人说,世界是平的。我觉得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还应该是“连”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脱离世界来独自谋求发展。我们既要坚持自立更生,也要坚持对外开放,顺应全球化潮流,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印之间经济互补性是很强的。中国连续多年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两国27亿人口从这样的合作中受益,也为两国各自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成为互利共赢的例证。我认为中印这两大经济体应该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而不是人为把它们分开。

我想讲的第四点感想,就是中印人文交流需要世代传承,发扬光大。这里我想给大家再分享一个故事。

2003年,我曾陪同当时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河南洛阳的白马寺。这座寺庙修建于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是佛教从印度东传到中国后修建的第一座官办佛寺。我记得当时瓦杰帕伊总理宣布,印度要在白马寺修建一座印度风格的佛殿,把它作为印度人民赠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2010年,我有幸陪同印度时任总统帕蒂尔再次来到洛阳白马寺,参加印度风格佛殿的落成典礼。当我看到这座刚刚建成的印度风格佛殿的时候,我被它的美丽壮观所震撼,特别是那雕刻精美的大门,仿佛让我置身于印度中央邦的世界文化遗产桑奇大塔(Sanchi Stupa)。从瓦杰帕伊总理提出设想到落成完工,这座佛殿整整花了7年时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劳动,可见要办成一件事情,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投入。

在洛阳白马寺,长眠着两位印度高僧,一位叫摄摩腾,一位叫竺法兰。公元64年,他们应汉明帝之邀,用白马驮载佛经和佛像来到洛阳。他们在白马寺翻译了中国第一部汉语佛经,拉开了佛学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序幕。从“白马驮经”到印度佛殿,中印时隔近2000年,我们再续“佛缘”,这是中印在新世纪人文交流的象征。今年是佛殿落成10周年,也恰逢中印建交70周年。我想,中印友好凝聚了历史上多少代人的辛勤付出,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啊!同样,中印关系今后的发展还需要双方继续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打开彼此心灵的钥匙。大家想想,如果当年玄奘、竺法兰、摄摩腾等先人不懂梵文,或者不懂汉语,哪里会有今天民间的交往和文化的传播?所以语言学习在两国人文交流中是不可或缺的,绝不能被忽视,更不应被政治化。

我高兴地看到,今天参加座谈会的中印教师和学者,你们都在为两国语言文化传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借此机会,我对你们为中印友好所作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听说在你们当中有很多感人的事例,比如留华校友美丽老师,你在孟买大学孔院任教期间,克服师资少、教材短缺的困难,多年来对比中印两国文化的异同,找到印度学生的兴趣点,结合中国文化进行中文教学,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为了这份事业,你还多次放弃去中国继续深造的机会,这种敬业精神令人佩服。还有曾获得2018年汉语桥比赛印度冠军的马龙先生,在比哈尔家乡所在的村子里免费给大家开办汉语课程,亲自教你的弟弟中文,把自己学到的汉语知识惠及到了周围的人。还有青年汉学家爱德先生,你是今天的主持人,你的中文讲的很好,因为你已经学习中文10年了,一直尽自己所能推动中印文化交流。我听说前几天你还为中印建交70周年写了一首诗,不知道能否同大家分享一下?

另外还有印度诗圣泰戈尔和中国谭云山教授等学者在印度和平乡国际大学创立的中国学院,培养了优秀的印度学者,他们在印度各地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研究。我记得去年曾访问中国学院,与阿维杰特院长和今天参加座谈的蔡少伟老师见过面,我还记得中国学院的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来欢迎我们。看到大家热情的笑容,让我很受感动。也请蔡老师转达我对阿维杰特院长的问候。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中印两国间的现实人文交流多少受到了影响,但中国有一句话,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意思就是说,人不能被困难所压倒。中印两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不可能被疫情或者双边关系中暂时的困难所阻断。中印是世界上拥有青年人数最多的国家,我们两国青年人数加起来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总人口。青年是中印友好的生力军,中印关系的未来在你们身上。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生长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全球眼光,敢于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追逐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只要有一台上网电脑,甚至是一部手机,你们就能把自己的创意分享给世界,为自己赢得成功。在这点上,中印青年都是一样的,都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奔跑。

我愿给大家举一个中国网红的例子—李子柒。什么叫网红?网红就是网上热门人物。李子柒是个90后的小姑娘,20多岁的年纪,跟自己的奶奶住在乡村,用自己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把普普通通的原料做成艺术品,让平淡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就像一幅幅中国山水画一样,然后发布在网上与大家分享。结果她的视频在全世界大受欢迎,圈粉无数,她在海外的粉丝就有1400万人!这次座谈会后,我会跟大家分享一段李子柒的小视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这次疫情中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大国。当前中国在加速复工复产,百姓生活回归常态,社会充满生机和希望。同样,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伴随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在不断涌现出新的词汇和用法,让中文这门极其古老的语言焕发出新的活力。我刚才提到的“网红”、“圈粉”就是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新创的词汇。所以,学好中文就是拥抱机遇,拥抱未来!

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和年轻的朋友们加强沟通,用好各种语言学习的交流平台,和中国的高校开展合作,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对印度这两大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为中印民心相通牵线搭桥,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添砖加瓦。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学业和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