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某省采访时,遇到几位“有话说”的民营企业家。一位是当地有影响的企业家,以前遇到困难可以找领导寻求帮助,可现在到办公室主任环节就被挡住了;还有一位遇上了“新官不理旧账”,之前政府许诺的优惠,领导变动后就没了下文;另一位想投资上马的项目正在审批,由于涉及政策还有不明确的地方,当地领导一直不置可否……

做到“亲”和“清”,是处理好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亲而不清”当然不足论,以前个别领导干部热衷于跟企业老板打交道,一些不法利益在觥筹交错间“输来输往”,最终腐蚀了干部,也影响了发展。但现在有另一种现象值得警惕:个别领导干部将政商交往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抵制“亲而不清”的歪风邪气,变成了“清而不亲”的作壁上观。

政商关系“清而不亲”,从根子上来说也是不担当、不作为。这里面有价值观的偏差,个别领导干部觉得跟企业家交往没了利益空间,失去了主动亲近企业的动力;有的是能力不足,碰上一些解决起来复杂棘手的企业难题没思路、没办法;有的是爱惜羽毛,怕跟企业家交往,给人不好的联想,干脆“多一事不是少一事”;还有的则是本来就缺乏对企服务甘当“店小二”精神,作风慵懒散、办事推拖拒的“衙门”做派还没清理干净,于是老问题在新形势下暴露得更加突出。

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民营企业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天的民营经济可以概括为“五六七八九”——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面对今年以来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保护和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需要尤为迫切,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要更加积极主动为企业创造出公平的竞争市场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亲”“清”两相宜,政商关系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政、商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而为企业主动优化服务、切实解决困难,这本就是党和政府不容推卸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同时,企业在商言商,更欢迎摒弃“潜规则”、没有“暗操作”的法治营商环境,清清爽爽的政商关系。

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光明正大、大大方方与企业家交往,真正从发展大局出发,把握好分寸,为企业提供贴心的服务。在制度设计上,一方面要为主动担当作为的领导干部留出容错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顶在更优先的位置,严肃纠正和治理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问题。

事实上,“清而不亲”的不作为和“亲而不清”的乱作为,都是需要根治的作风病。党员干部既清清爽爽,又风风火火,才是真的有担当、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