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都是我国睦邻友好国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发展区域。2020年1月14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欧美同学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韩方明当选为东南亚和南亚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中科院院士黄维、湖北欧美同学会陈德胜博士等10位理事当选为副会长。

其中,陈德胜是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留印博士。近年来,陈德胜博士一直从事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他在当选后表示,欧美同学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新一届理事会将积极与相关国家开展系列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为增进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友谊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9月,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由湖北省教育厅支持,楚天都市报、湖北教育基金会、湖北电视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2020“寻访荆楚好老师”公益活动评选结果出炉,陈德胜获“荆楚好老师”荣誉称号。主办方指出,年度“荆楚好老师”名单中的这些老师,“是全省70多万教职工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优秀代表,向全社会传递师者正能量”。

image.png

戎装光荣之家 厚植教育情怀

来自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畔的陈德胜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多次荣立战功。受父亲影响,陈德胜从小学开始便坚持每天读报,关注国内外大事。长大后,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大事,也为今后研究国际问题奠定基础,他选择将英语作为专业。

2014年从海外博士毕业后,陈德胜来到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一名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教授英美文学、翻译与文化、希腊罗马神话和旅游英语等课程。他的课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

“外语教学是一门艺术,现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外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角色,与时俱进。”陈德胜说,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为知识的传授者。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事业。只有教师把这个职业当成事业并热爱它,从事这个职业才会有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工作才会有激情。

陈德胜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教师,除了应有老黄牛般的辛勤投入和付出,还需要有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情怀,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理念,结合现代技术的智慧教学方式以及对自我教学科研日益提高的职业追求。在教学之外,工作6年来,陈德胜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PCI检索8篇、CSSCI1篇,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其他中文核心期刊2篇;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省级项目3项;同时,陈德胜还是印度尼赫鲁大学、安娜大学和本地治理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的博士论文评审专家。

发挥海归优势 拓展民间外交

作为前往南亚国家攻读博士的首位中国留学生,陈德胜的研究课题增进了两国青年对双方文化的理解;作为欧美同学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副会长,陈德胜主要负责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留学人员的联络联系工作以及分会联系的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大学校友会联系等。他充分利用广大留学人员的海外渠道和欧美同学会这一国际化民间外交平台,加强与国外大学的联系,为国际化教育合作发展牵线搭桥。

在陈德胜的推动下,武汉轻工大学成立了湖北首个南亚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发挥湖北留学人员特别是全省高校海归专家学者的独特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强跨学科协作,聚焦政策研究和智力服务。通过建言献策、决策咨询、课题研究等方式,为国家和湖北省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决策建议;通过推动湖北有关方面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发挥高校开展国际人文交流的优势,为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通过采取“积极主动走出去”的方式,发挥留学人员民间外交生力军的积极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促进与东南亚和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互融互通。化身文化使者传递跨国友谊,陈德胜将文化育人故事写到了“一带一路”。

拳拳赤子初心 专业助力抗疫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执着,还有一点情怀。”陈德胜这样评价自己。作为留学归国人员中的一名中共党员,在学习了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后,他经常用黄大年的话鼓励学生:“学外语的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武汉一时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陈德胜作为一名海归青年外语教师,迅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组织各地的青年海归将讲述武汉人民在抗疫期间感人故事的抗疫宣传片《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翻译成法、英、日、德、俄、韩、芬兰、马来、西班牙、意大利等十国语言,并通过国内外媒体将视频向世界各地传播,向世界人民传递了武汉人民抗疫必胜的信心,赢得了广泛赞誉。在翻译过程中,他主要负责对译文质量的把关和联系母语国家的语言专业人士核对译文的准确度。陈德胜说,虽然不能和广大医护人员一道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但是新时代青年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今年5月,陈德胜入围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 7月被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疫情防控语言服务先进个人”。

烛照学生心灵 书写师者大爱

在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除了教学和科研工作,陈德胜还一直在学院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要‘勤’,勤于细心观察、勤与学生交流;还要有‘爱’,把学生当作家人般关怀爱护。”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陈德胜总会让学生记下他的手机和微信号,并告诉他们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与他联系。去年,2015级一个学生发短信给陈德胜,说自己在网上求职受骗接触了网贷,贷款方通过各种途径骚扰她,她躲在校外不敢回校。目前既不想联系家人,也不想联系辅导员,出于对陈德胜的信任才发短信给他。陈德胜一边安抚学生情绪,一边向学院相关领导汇报此事并报警,同时积极和学生家长沟通,成功稳定了该学生的情绪,还帮学生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使她能够回到学校,顺利完成学业。

2020毕业季,陈德胜加入了学院“毕业生现场一对一送别”志愿服务队。6月22日是2020届毕业生返校报到的第一天,一大早他便驾车到学校帮助学生打包物品、搬运行李。由于当天下起暴雨,且大部分毕业生都住在5、6楼,在不断往返搬运中,陈德胜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和雨水浸湿。一趟又一趟,老师们的私家车里塞的不止是行李,更是满满的对学生的关爱、不舍和牵挂。临行前,陈德胜对同学们说:“青春不散场,毕业不相忘!看到你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在离校前再最后做一回你们的摆渡人,老师心甘情愿。”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已经6年了,陈德胜现在觉得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是他最骄傲的事。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