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的产业结构和我的专业很契合,而且人才政策优厚,环境宜居宜业。”顺德对人才毫无保留的热情击中了中山大学工程力学博士毕业的张丹伟,3年前,他通过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认识顺德,如今他成为了海信科龙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科研人员。

“公司目前和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都有产学研合作项目,部分科研成果已经落地孵化。”嘉腾机器人公司副总裁陈洪波直言,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尝过“甜头”后希望通过加强跟高校的对接,吸引更多行业人才进驻。

顺德对人才的呼唤永远只有正在进行时。2015年至今,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年,今天,活动再度启动。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从“双创”人才到科技专家,一批批新引进的高端人才成为顺德这片产业沃土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像张丹伟一样通过“百所高校顺德行”接触了解顺德,因顺德优厚的人才政策、良好的产业环境而选择在顺德就业的高端人才逐年增加。据统计,当前顺德区共确认20616名高层次人才。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顺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两周年、奋力打造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之际,吹响了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进军的号角,一个县区级城市如何在与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的人才竞争中突围?透过这场活动,或许能发现顺德发力城产人共生共荣的新逻辑。

2019年,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高校院系负责人到美的集团总部参观

6年超百所知名高校的顺德行

当人口红利时代转入“优质人口红利”时代,招贤纳才成为与区域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同步并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如何精准对接到适合各类青年人才高标准择业就业的优秀企业,一直是个难题,而人才的精确对接与平台的构建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百所高校顺德行应运而生。

2015年,全国102所高校超260位教授、专家和大学生走进顺德,带来20多项优秀成果,60余个优秀创业项目,13所重点院校与顺德建立人才合作关系。

2016年,105所高校200多个“双创”人才、20个高校创新项目、创业创投机构、创新载体和平台齐聚顺德。中关村创业学院落户顺联机械城,百所高校创新成果顺德挑战赛成功举办。

2017年,海内外60所高校和中科院14个研究所的200余名博士通过企业参观、城市感受、人才招聘会感受宜居宜业顺德的魅力,20多位博士和企业签约留在顺德。

2018年,107位科技专家齐聚顺德,深入企业“把脉问诊”、洽谈项目,实现校企双方精准对接,为建设科技顺德“充电”。

2019年,邀请72所知名高校的118名相关院系负责人走进顺德,与11个高校学院签订《青年人才双向合作框架协议》,扩展合作领域。开展“百所高校顺德行”回访活动,足迹遍布华东、西南、西北、东北等高校,校地合作更加紧密。

2020年,设立“顺德智造”企业奖学金,校地共建共青团人才合作基地、企业实训基地……

2019年,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高校院系负责人与企业代表沟通对接

6年来,“顺德百所高校”系列活动已累计邀请超过超百所知名高校、过千名师生。活动效果如何?从去年的高校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会现场,美的、海信、万和、申菱、中国中药等150多家260多名负责人蜂拥而至或许能说明一二。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拿着厚厚一沓名片,在和华中科技大学流体机械系负责人对接交流后,又马不停蹄赶到下一个高校摊位前。“以前我们都是挨个高校去跑,一天最多也就能去一所学校,现在把这么多高校聚集在一起,我得抓紧时间联系上他们。”陈洪波说。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去年活动上,共青团顺德区委员会与10所高校签订《青年人才双向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在青年人才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和见习实习、促进优秀大学生回乡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吸引更多青春力量共同推动顺德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共青团顺德区委员会启动顺德青年人才季系列活动之顺德大学生引才“青航工程”,通过成立顺德大学生联合会,强化校企人才合作,搭建高校人才直通顺德的专属“航道”,扩大顺德在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链接企业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学习实践需求,加强大学生与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为顺德的发展引来高校人才“活水”。此外,团区委还密切与高校的互访交流,就人才服务配套、人才环境建设、校地合作产学研项目开展深入对接,听取改进意见,优化项目长效合作机制。

对于高校而言,这次顺德行也为探索校企联动、校地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同时,高校也把学术、科研资源引入到地方,与顺德的产业无缝对接。如湖南大学设立了顺德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就位于顺德陈村。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可将政府引才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探索地方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联动,利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形成校地联动长效机制。

深挖高校人才“金矿”

2016年9月,美的集团到大连理工大学校招,该校工程力学博士李彬留意到这家顺德企业只招收博士生,“之前看到的招聘启事很少有如此强的针对性,说明美的对高端人才的渴求和重视”。2017年,他参加了“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近距离感受顺德的创业就业与生活环境,如今,这位在结构可靠性研究方面小有成就的江西人,成为了美的集团一名科研人员。

顺德对人才的尊重与厚爱的政策以及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是人才选择扎根于此的重要原因。对此,来自湖南的陈洪波感触颇深。2000年,陈洪波坐上南下的火车,顺德是他创业的目的地。目前,由他联合创立的嘉腾机器人成为行业领军企。“政府开明务实,真心服务企业。”他表示,顺德区政府敢为人先,用行动支持了企业,尊重了人才,让他看到了顺德创新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和发展优势。

来自陕西的中山大学工程力学博士张丹伟毕业后经过再三对比,最终选择在顺德工作,享受着高层次人才薪酬和安居补贴的他坦言,在顺德工作的两年间爱上了顺德,要把家安在顺德,“这里有一流的产业环境、优厚的人才政策、日益完善的城市配套,还有远近闻名的美食,这是我选择顺德的理由。”

2019年,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高校院系负责人与企业代表沟通对接

事实上,广纳天下英才不仅是顺德企业的坚持,更是顺德城市发展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技术人才奇缺,顺德就到广州用车把工程师接到顺德,利用“星期六工程师”攻关企业技术难题。1991年夏天,华南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博士生马军走进美的大门时,还没有想到自己很快成为“现象级”人物。马军在进入美的3个月后设计出了国内一流的高效节能空调器样机。在企业订单突破1亿元后,马军月薪连翻数倍,年底还拿到了1.4万元的高额奖金。

这成就了一段人才与城市、产业共生共荣的历史。这种对人才充分信任的背后是顺德的慧眼识英才。“上世纪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全世界人才。”这不仅是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家喻户晓的用人观,也是顺德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最生动写照。

40年来,正是充分尊重市场的力量,顺德才成为无数胸怀志向的青年人追逐梦想的热土:从设立奖学金到共建产学研平台,再到在顺德设立研究生院,从走出去进校园招聘到引进来人才实地考察顺德,全国众多高校收到了顺德抛出的“绣球”,留下了顺德“猎才”的印记。也正是不断向人才释放诚意与善意,为人才提供空间和平台,才有了一代代“马博士”在顺德“搏”得带劲的接续奋斗。

从数据来看,近年来顺德龙头企业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凸显:美的集团拥有博士过千人、硕士5000人;碧桂园集团拥有博士超过1300人,硕士近千人;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每个月新引进500名高层次研发人员,每3名员工中就有1名是研究生以上学历……

激荡创新活水以城留人

人才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人才的选择折射出区域的发展、行业的变迁与企业竞争力的前景走势。人才将是顺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本,是决定城市未来良性发展的核心资源。

昨日,顺德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召开,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代表区委常委会作报告时强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高度重视集聚创新人才。要加快研究出台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推出一批高层次人才岗位,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分类引进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探索完善人才住房安居服务、高层次人才子女优教服务、公立医院人才“绿色通道”等,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顺德港澳城、顺德机器人谷等重大平台,高标准建设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顺德片区,以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聚集。注重优化人才年龄结构,打造年轻活力之城。

现代化的城市方能承载现代化的产业、吸引一流的人才。全会报告指出,要进一步以“强中心”加快推动城市建设,谋划推进中心城区新型轨道交通等新一轮城乡建设重点工程,让城市更具魅力。抢抓“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机遇,全面提速内、中、外环等快速环线建设,重点推进中心城区与广佛中心快速轨道交通对接,实现“内联外通”。优化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教育医疗体制改革,未来3年投资约100亿元新改扩建一大批高水平学校,在“政校合作”的基础上探索“院院合作”公办医院新医改模式,集中力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加快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面向全球招引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

“交通越来越发达,城市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北大的学生就业观念也在渐渐改变,慢慢向中小城市流动。”北京大学化学院副院长陈继涛认为,顺德的优势在于城市宜居、产业成熟、交通便利,离广深近,对优秀学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以产引人到以城留人,一个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一个“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呼之欲出。

回顾·声音

高校看顺德

在我们往常的印象里,顺德往往是和味蕾联系在一起的。可顺德还拥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高校人才就业创业的筑梦师。北大培养人才既注重学术型,也注重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目前北大化学院也在和地方合作探索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希望和顺德建立更长效的合作机制。

——北京大学化学院副院长陈继涛

通过百所高校顺德行活动感受到顺德是个宜居宜工作的地方,也深刻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与高校合作的迫切希望。我们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并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同时,我们也和顺德企业紧密联系,开展实质性的产学研用合作。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杨树明

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契合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顺德是一座建筑精致、干净、环境优美的城市,我们学校的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顺德的人才需求是非常契合的,希望可以拓宽合作,继续携手进步。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曹桂涛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顺德是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人才正是推动发展的动力。顺德区为创新人才提供了优惠的政策,企业为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深切感受到顺德是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以后在工作中会推荐更多的人才来顺德发展。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育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杨仲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