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221471746_1.jpg

10月15日,位梦华科普文学工作室揭牌仪式暨新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召开。图为位梦华(左)与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勇正在为工作室揭牌。  (受访者供图)

1603221479386_1.jpg

1995年5月6日,中国科考队顺利到达北极点。蓝衣者为位梦华。  (受访者供图)

面前的位梦华虽已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声若洪钟。那些在极地的惊险往事,由他道来,却是云淡风轻,语气沉稳平静。

1991年到2015年间,位梦华多次进入北极进行综合考察,曾率领中国第一支北极科考队到达北极,并首次完成了中国科学家对北极点的确认,为中国探索北极开辟了道路。

近日,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位梦华科普文学工作室”,在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记者见到了位梦华,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凭着一颗“80后”的童心,潜心于少年儿童科普小说的创作。位梦华说,他希望以此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把自己与极地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孩子听。

结缘极地屡经生死考验

1981年,还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的位梦华前往美国,成为北伊利诺伊大学的一名访问学者。一年后,位梦华受邀随美国考察队进入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白茫茫一片的南极给他带来了极强的震撼——冰层之下蕴藏着生命,但同时,冰层下也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

南极之行让位梦华进一步认识到了极地科考的重要,他也意识到,欧美许多国家对南北极的战略性探索早已悄然展开,而中国绝不应该缺席。

北极,是距离中国最近的极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那时的北极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回国后,在中国已向南极派遣了科考队的背景下,位梦华将目标投向北极,他积极上书建言,呼吁开展北极科考。

“地球有两极,我们中国人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时我就想,我们要到北极去,看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位梦华说。

1995年,中国科学协会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成立,位梦华担任领队,一行7人正式向北极进发。

相较于南极,冰盖覆盖下的北极藏着更多风险。北极极端恶劣的环境和气候下,冰盖上冰缝众多,一脚踏错就有坠入千米冰渊的风险,险情不断,给队伍行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出发前,每位队员都写好家书,面对陌生而危机四伏的北极,每名队员都做了最坏的打算。

历经13天的长途跋涉,1995年5月6日,科考队终于成功到达北极点,首次完成了中国科学家对北极点的确认,北极留下了中国科考队员的热血、汗水与泪水。

“我们是后来者,但绝不是落后者。”20多年间,位梦华先后多次进入北极进行科考工作,身处极地的一个个画面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海里。他也由此萌生了进行文学创作的念头。

科普创作重拾儿时梦想

“人类必须要面对未来,科学技术会推动人类未来一步一步向前发展,而在将来,人类仍旧要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生存问题。”拥有十余次极地探索的经验、童年时便有个作家梦的位梦华,正孜孜不倦地进行科普书籍的创作。儿童文学作家,是他如今的另一个身份。

迄今为止,位梦华已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出版作品过百部。他爱孩子,这位饱含童心的“80后”科学家,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将极地探索精神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保持对未知事物、未知领域的好奇。

“科学技术是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向前推进的,首先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他们是专业队伍。但是,科学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民众中培养出来的。民众的科学素养越高,科学家也就越多,科学发展也就越快。”位梦华说。“科学普及是在发展科学技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建设,要提高广大民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他说。

在2011年出版的科幻三部曲《巨怪追踪》中,位梦华曾这样写道:“人类必须树立起一种大平等观、大分享观。即不仅人与人、国与国都是平等的,而且人类与其他生物也是平等的,共同分享地球的空间,共同利用地球的资源。”

以自己在极地探险的亲身经历为素材,位梦华创作了一系列南北极探险故事。他将极地的现实条件、生活体验、科学知识与天马行空的想象相结合,贯穿于科幻探险小说之中。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能收获知识,也能逐渐培养环保观、科学观和宇宙观。

“科学文学”灵感来源生活

事实上,当下儿童文学市场虽然热度不减,但儿童科普类书籍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谈及当前科普读物创作的困境,位梦华说:“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书籍的销量确实并不理想,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空闲时间相应减少,但休闲方式却明显增多。读者即便想看书,也宁愿阅读轻松愉快的书,极少有人愿意皱着眉头、钻研一本写得干巴巴的科普著作。”

怎样才能提高科普书的影响力呢?位梦华在写作中意识到,要将科学与文学有机结合,他用“科学文学”来阐释自己的理解。

“像法布尔的《昆虫记》和弗拉马里翁的《大众天文学》,都是非常好的科学文学作品。将科学的精髓融于文学,用文学的手法阐释科学。这样读者既能学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又能得到艺术的享受,受到文学的熏陶。两者原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有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位梦华说。

在位梦华最近出版的少儿科幻《暗物质探索者》系列丛书中,主人公小摩根是个勇敢坚强的爱斯基摩少年,他与一位名叫黄远的科学家携手在暗物质世界里探索,在历经重重考验之后,小摩根最终担负起了追寻宇宙奥秘的重任。这个第一次迈出家门还略带稚嫩的少年,也在一路探险之后真正成长起来。

翻开这套丛书,语言通俗易懂,描写生动明快,故事跌宕有趣。而对小摩根作为爱斯基摩人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的细致描写,都来源于位梦华自己的了解与观察。在北极科考的过程中,他与不少爱斯基摩人成为了朋友,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也为位梦华的写作提供了灵感。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几十年的科学探索,位梦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同时,耄耋之年笔耕不辍的他,也在不断展现着一个作家勇于面对未来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