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论坛在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全球路演中心举行,论坛主题为“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长、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五位发言嘉宾中第一个作主旨演讲。

image.png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长、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作主旨演讲

在题为《留学报国 科教兴邦》的演讲中,施一公院士首先回顾了我国的百年留学史。他指出,近代以来的历次留学潮,助力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留学救国、学成报国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的选择。从上个世纪初,从竺可桢、钱学森,到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生,有着一样的理念、一样的共识、一样的理想。海归群体利用自身的专业所长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贡献智慧,让留学报国的精神传统薪火相传。

“我本人留学那一年(1990年),有2万中国的大学生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截至2018年年底,接近600万中国留学生在西方发达国家攻读学位。截至去年年底,超过400万留学生回到中国,建设我们的祖国。”施一公说,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是海归,他们不仅在学界,在科研院所、大学发挥作用,也投身创新创业。2018年年底,留学人员创业园达350家,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上百家中国企业中,80%以上是留学人员创办和管理的。这是推动中国改革创新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施一公看来,600万中国留学生,架起了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也架起了国内各地彼此之间交流的桥梁。“从西部到东部、从南方到北部各种思想观念交流的桥梁。留学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施一公说,西湖大学的创办,源于2011年欧美同学会活动中的一次谈话。

2015年,施一公联合饶毅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等人,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学获批成立。

“但西湖大学代表的不仅是我们这些留学生,还代表了我们希望有另外一座桥梁,能够更好地沟通中国和西方,能够更好地探索现代大学治理制度,能够更好地探索激励创新的科技评价标准,更好地探索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才是西湖大学创办的初衷。”施一公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为国家趟出一条新路来。”

施一公介绍,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正在探索立足中国大地的新型大学治理机制,符合中国国情又激励创新的科技评价标准,以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科学家培养模式。

“西湖大学的创办与发展得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施一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