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美”的执念,她写下了《美人如玉》一书,从古诗词中领略千年前的美人之美。因为对诗词的热爱,她出品了《人间词梦》话剧,演绎诗与乐的融合之美。近日,欧美同学会网站记者与《美人如玉》的作者、“听筝读诗”创始人李峥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第一次见到李峥时,正值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全国公映期,身为叶嘉莹忠实粉丝的李峥包场做了观影及映后研讨活动,第二天凌晨又飞往其他省市继续忙碌诗乐雅集、新书签售等线下活动。虽然马不停蹄,但李峥在公开场合总能保持神采奕奕的状态。问及秘诀何在,她的回答是“热爱就是热爱,无需刻意去维持”。在不经意间,这位热爱古诗词的才女展现出了与她温婉外表不同的坚韧一面。

(左:李峥 右:王威)

问:写文章、做公益、办新媒体、出品话剧,外人看你是一个非常忙碌的多面手。是什么原因让你不断尝试新事物?

李峥:我做新媒体、出品话剧等等,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希望诗和音乐能够相遇,诗歌的源头就是音乐。不论是古诗词或是翻译的新诗,以及现当代的白话诗,都能与音乐融合。我们出品古诗词话剧《人间词梦》,也是为了诗和音乐的相遇。我在大学讲课时也都会加入诗歌的元素,这不仅仅是偏爱,对传统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传承。

问:你在《美人如玉》一书中提到了您对叶嘉莹先生的敬仰,她给了你哪些影响?

李峥:当下做公益性质的读书会,是一件非常小众且吃力的事情。之所以有力量一直坚持做下去,是叶嘉莹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动了我。我有幸在十二三岁时,通过央视的一档读书栏目看到她,当时就被她的魅力吸引了,先生讲诗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十分有趣,我对诗词的兴趣就从这时候开始了。叶先生的品格也是一直令人敬佩的,在她身上看不到文人的清冷孤傲,且从不自恃身份,一直在做启蒙和基础教育。前些年她出版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我也买了许多本送给身边的父母们。以我自身经历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重要的启蒙教育需要优质的学者来引路。

 

问:你认为是否存在所谓的“诗人气质”,又如何理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李峥:我从年少时开始尝试作诗、写歌词,一直以来都是在圈内好友间分享。对于诗人来说,外界微弱的触动就能引起他诗意的感受,保持创作的习惯可以培养诗人的敏锐,以及对这个时代和生命的观察,这样逐渐就有了“诗”一般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诗人气质”就是表达对一个人生命状态的认可和赞美。

诗与乐本就是不能分开的。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都是有节奏、有韵律的,音乐也是如此。诗经最开始就是以唱诵的方式流传,再加上一些手势、唱腔和演绎,它就变成了戏曲。而我做的“听筝读诗”读书会,就是想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诗”与“乐”交汇融合。找到合适的交融方式并演绎出来,带给受众的试听冲击会更大,美好的视听享受会让更多人喜爱诗歌。

问:诗歌的大众传播或者艺术表达形式转换,除了语言问题,还有文化问题,也有人认为,如果一首诗足够伟大,是经得起种种翻译、转换的。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李峥:一首诗,它足够有魅力传颂,是建立在人类感情层面的共鸣。像诗人艾略特,他说四月是最寒冷、最残酷的季节,刚好你也经历了挫折,也感受过四月的春寒料峭,你同样也会感觉到孤独,这就是一种共情。再比如说白居易的《琵琶行》,弹奏琵琶的歌女感动了白居易,感动了当时所有在座的听众,今天的很多人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也能感同身受。这启示我们,文化交流或者传播,不要受限于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语言等差异。诗歌,可以唤起人类的共同情感。所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一首诗如能撼动你,你能与它共鸣,就会留存下来。 

问:叶嘉莹先生说“写诗和读诗是生命的本能”,但是现在很多青少年都迷恋手机、网游,您是否担忧诗歌的传承将后继乏人?

李峥:叶先生还有一句话是,“读诗使人有生生不已地、赋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如果我们真的有不死的心灵,那么经历人生的起承转合,百转千回,会留下想说的话,把这些话凝练起来就是诗,以诗言志。从传承上而言,诗歌肯定不会消亡的,我对人类的这一瑰宝有强大信心。毫无疑问,诗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比如我们中华民族,善用象征和隐喻,很多古诗词中都体现出这样的智慧。比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很多人把它理解为爱情诗,其实它也可以理解为面对人世的苍老、年华的消逝和无可奈何的心境,是一种面对生命的无奈。也许以后的诗歌会改变一些形式,五言、七言律诗这类格律诗可能越来越少,但诗意的表达传承是不会断的。

现在很多九五后、零零后乃至一零后的孩子们都“视手机如命”,几乎是一刻也放不下手机的生活状态。我们没有理由去责备孩子生于这个时代,而是需要去反思,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现在的状态,有没有一种改变的可能?如果教育方式本身比网游还要有趣、有意思的话,孩子们自然会主动去学习有趣的内容。

问:在《美人如玉》这本书中,您自述因为身体的突发状况导致未能留学法国是您的遗憾,您今后是否还会选择去法国留学以弥补这个遗憾?

李峥:从我自己求学的状态来看,也确实是会觉得这是一个遗憾。虽然没能留学法国,但是硕士阶段在旧金山州立大学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交流,接受了全英文的教育,所以也能感受到国外高校和我们国内高校的一些差异。这些年随着社会阅历增加,越来越能体会到在学校内学的东西,其实是很快会落伍,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保证一种时学时新的状态。从生理上来讲,20多岁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也拥有大量阅读、学习、思考的时间。但我们也看到,很多有成就的人在40岁、50岁乃至于像叶嘉莹先生在耄耋之年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读书、求学和治学的这种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学无止境的终身学习习惯更为重要。

说到遗憾,每个人都会有各种遗憾,也许在年少无知的时候会被一点小执念牵绊,会因一件小事而悔恨、沉重。多读书,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形成健全的人格,就可以安放好自己的身心,妥善面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