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除夕夜,21岁的王凯皎独自站在巴黎火车站的广场上。零点的钟声敲响,国内的朋友纷纷晒出阖家团圆的照片,而她目之所及不见一人,只有放声大哭,留学的辛酸伴着泪水迸发而出。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要坚持走下去。”遇到困难时,她想到过退学,选择过放弃,但最终都挺了过来。

曾经,王凯皎的职业目标是做同声传译。但她发现,同声传译的最高境界是做“透明人”,她的性格是“你一定要看到我”。

王凯皎硕士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现在是作业帮直播课的主讲老师,她非常喜欢和享受走到台前的感觉。不管多累,只要在屏幕前她都能变得元气满满、富有激情。

王凯皎一直是广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小目标带来大逆袭

“汐子姐姐”是王凯皎的昵称,取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她的学生成立了学习组织“西施军团”,3年时间从数十人扩充到数十万人。

在辅导老师出现之前,主讲老师需要直接与学生沟通。2017年8月刚到作业帮工作,王凯皎的学生只有一两百人。她每天至少6小时泡在群里,给学生们答疑解惑,疏解学习上的压力。

为了能频繁出现在学生面前,王凯皎开启了疯狂上课的模式,接下了所有能接的课,哪怕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学生。她几乎不休假,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和学生互动答疑。

学生人数过万后,王凯皎的QQ和工作微信每天有四五千条消息,她也会逐一回复。

王凯皎曾做过成人考试培训老师,她发现成人的价值观比较固定,老师的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加入作业帮后,她主动选择当初中老师。她认为,初中阶段,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她的初中,就经历过这样的逆袭。

王凯皎来自于内蒙古的一个小城市,小学几乎没有开设英语课。到了初中,不管英语总分是120分还是150分,她的成绩都稳定在三四十分。

她需要面对的现实是:要想离开小城,只有考出来一条路。否则,就永远留在那个地方了。

更残酷的是,因为英语成绩差,老师不待见,同学嘲讽,有人告诉她“傻子都能把英语学好”。母亲的一句话也深深鞭策了她:“你英语那么差,干脆不要学了。”

“为什么我学不好英语,我又不傻。”王凯皎立志要把英语学好,并且认为一定能学好。母亲对她也愈加严格,记不住单词不准出门玩。

除了母亲的严厉督促,英语培训机构的一位老师,给王凯皎制定了一些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并经常有小礼品作为奖励。小目标带来的成就感,让她对英语的兴趣愈加浓烈,英语也逐渐从弱项变成强项。

当自己成了老师,王凯皎把“小目标”激励法运用在教学中。每节课3分钟一个验证,10分钟一个循环,还会有堂堂测和巩固练习。这些互动都是为了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发现问题,提升能力。

“坑题”老司机,暖心小姐姐

在父母的培养下,王凯皎性格独立,也习惯面对逆境。16岁进入大学,大三拿到报送名额公费留学,她便独自拖着两个29寸的大箱子出国。

留学期间护照被偷,王凯皎选择去自助餐厅大吃一顿压压惊。“事情已经赶到这了,没有什么后退的路。”身材娇小的王凯皎,遇到困难总能爆发出一股惊人的力量。

国外的经历深深影响了她。回国后,不管多难的事情,她都可以扛下来。

“爸爸妈妈挣的是中国的工资,在国外花的是10倍的英镑。”为了给父母减轻点负担,王凯皎在餐厅的后厨切过菜。她用“比较凶”形容打工时的状态,一天最多干过12个小时,上午是中餐厅,下午西餐厅。

打工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和语言环境,这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

王凯皎认为,学生学习不好有三个原因:第一,因为学生不喜欢某位老师,影响了对一门学科的兴趣;第二,学生基础很差,越跟不上课程越没有信心。第三,父母不重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是打工的,孩子肯定也学不好。

王凯皎对偏远地区的学生愈加关注。这些孩子父母多在外面务工,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孩子比较淘气,但多数还是想学习。

“越是这样的学生,越得通过教育改变他们命运。不然,他们会恶性循环。”王凯皎也曾经历过这样的转变,她希望能改变更多的人。

在线教育的课程价格相对便宜,但还是有一些学生交不起报名费。作业帮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减免学费,王凯皎个人也资助了三名贫困学生。

王凯皎在朋友圈写到:尽自己微薄之力资助三个孩子的课,我们班有好多有天赋但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周听辅导老师说,心疼到失眠。

现在,辅导老师负责与学生交流,与王凯皎搭档的辅导老师有100多人,她经常找辅导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除了关心学习,哪位学生跟父母关系不好,谁的父母离婚了,跟朋友闹掰了该怎么办……王凯皎都会给出解决的建议。

教师节,王凯皎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大摞学生寄的明信片,流露出身为老师的幸福。

教师节,王凯皎收到了学生们寄来的明信片

“课上坑题老司机,课下暖心小姐姐。”这是学生对王凯皎的评价。她教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初中毕业,遇到作业帮开放日,还会专程来看望她。

跨越屏幕的距离

王凯皎的经历,会成为学生心中的小种子,燃起学习的欲望。

喜欢数学和物理的王凯皎,考大学时阴差阳错地报考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父母总是不希望儿女走自己的老路。父母都是学理科的,不想让王凯皎继续和工程打交道,坚持让她选择文科。

母亲拿来一本练习册,封底列出了“十大最挣钱的职业排名”,第一名是同声传译。母亲笑称,“你看学同声传译的小姑娘,出来跟在总统旁边多酷”。

回顾这段选专业的经历,王凯皎打趣到“这是最坑人的排名”。

进入大学后,王凯皎很快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同声传译:“翻译的最高境界是成为透明人,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而我的性格是,你一定要看得到我。”

失去的不仅是做同声传译的梦想,最大的打击是,她第一次英语考试,全年级倒数第一。

初中、高中建立起的自信,在大学被碾压地粉碎。她发现了来自小地方的劣势:虽然在老家时英语成绩名列前茅,但只会应试答题,题目深入一些便不知所措。

她的同学不少来自一线城市,外语能力极强,有的在中学便学了第二外语,有的早早出国学习。

王凯皎闹着要退学,“一定要重新高考,我不要再学语言了”。为了和父母对抗,她几个月不上课。

每到人生困境之时,总有人能点醒王凯皎,这次助她摆脱困境的,是大学班主任。班主任把她从最后一排调到第一排,并且要求她在每节课前分享一条英语新闻。

新闻的政治术语多,翻译难度很大。虽然分享只有三四分钟,但她要准备两三个小时。

王凯皎决定豁出去了,上课时老师提问,不管会不会她都抢着回答。

此后一年多,她每天早上5点半就去操场听新闻,到了大二下学期,她终于发现,BBC的新闻大部分都能听懂了。

她的英语学习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成绩从倒数第一上升到中上等,还竞选上年级学生会的学习部部长。在大三时,她获得奖学金出国,又在英国约克大学读了硕士。

正是因为有过多次逆袭的经历,王凯皎也更明白学生的痛点问题,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上的王凯皎

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王凯皎需要讲得更生动。她告诉学生怎么区分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戴围巾的一般都是法国人,戴太阳镜的是意大利人”。

学生们会觉得,王凯皎的课时间过得很快,边玩边学就下课了。王凯皎认为,学好英语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喜欢。因此,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她的亲和力、影响力、感染力,跨越了屏幕的距离。王凯皎说,培养学生兴趣是有诀窍的。上课要有干货和大招,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

作业帮“海归”新匠师:向上的力量

在作业帮,有一群像王凯皎这样,毕业于国外知名高校的老师。他们的经历,会带来另一种风景,让那些没有机会看到世界的学生们,心中有了世界。这都能击中屏幕另一侧学生的心绪。

作业帮70%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是作业帮的使命。老师们认为,他们是在雪中送炭,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教育是需要目标和偶像的,这些老师会是学生人生的一座灯塔,学生们逐渐接近他、超越他。

我们选择作业帮“海归”新匠师作为专题报道的主角,记录他们的故事和教学方式,正是希望老师们身上这股向上的力量,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