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人】来自江西省高安市的“90后”丁旦,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回国后他回到家乡流转土地,成为一名种粮大户。如今,丁旦的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近一万亩,他利用新的管理理念发展订单农业,带动附近村庄的上百名农户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丁旦在检查大米。新华社记者陈春园摄

【振兴故事】春耕时节,丁旦在工厂化育秧车间里忙碌着,满身的泥土,很难把他和“海归”留学生的身份联系起来。

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家人希望丁旦到大城市安家就业,但从小便有着乡土情结的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农民。被丁旦“鼓动”一起回乡的,还有他的一帮愿意扎根农村的大学同学、同乡,他们创办荷悦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希望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他换上胶鞋、披上工装,把自己“打扮”成地道的种田人,融入乡村。由于此前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加上天气原因,开始种粮总是亏损,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土壤进行取样检测、测土配方、制定肥料配比、减少农药用量……为了提高种植技术,他虚心向专家和种粮大户请教,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照顾水稻。2019年,他流转来的一块300多亩的地里,中稻亩产达到了1100多斤。

↑丁旦在公司的谷仓谷堆前检验稻谷质量。新华社记者陈春园摄

在村民眼里,丁旦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小伙子。从2018年到2020年,他为石脑镇374户贫困户提供小额金融入股业务,每年户均获得1000多元分红;农忙时,他派出机器帮助劳动能力薄弱的贫困户插秧、收割……

如今,他们的合作社流转的土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0亩、6000亩……经过几年发展,目前流转土地及订单农业的总面积已达6万亩,全部用于种粮。丁旦把他的专业、经历、见识,全部倾注到了“稻子”上,他和团队把目标定位为一句宣传语——“坚持,只为一碗好米!”

【振兴手记】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记者采访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活力和创造力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做出了和丁旦同样的选择。他们带着先进的思维理念和知识技术,回到这片广阔天地,扎根泥土,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正是有了更多扎根农村、知农爱农的新型农业农村人才,广袤的农村才会迸发勃勃生机,迎来充满希望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