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造纸业的精英,却毁家纾难支援抗战,“誓为国家尽全忠,誓为民族尽大孝”;他是留美归国的化学博士,却在年近半百投笔从戎,掀起抗日救国洪流;他是教育界知名人士,却义无反顾追随八路军转战太行,直至牺牲在抗日最前线……

他就是抗日民族英雄、我国著名造纸专家、原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十三。

杨十三原名杨彦伦,1916年毕业于直隶省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河北工业大学前身)。1920年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29年回母校任教,担任化学制造系教授兼斋务课主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是汇文中学学生记者的安岗(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原《经济日报》总编辑)在采访杨十三时曾这样描述──“杨先生是个很瘦而矮的中年人,光头穿着个蓝大褂,足着国产的鞋……我预料他一定是个十足洋味的大学教授,现在一见面,却原是个工人模样的学者……”

十年前,记者在北京西城区佟麟阁路的一处老四合院里,采访过杨十三的女儿、时年98岁的杨效昭,老人早年参加革命,是八路军总部的医生,朱德等八路军著名将领都曾经是她的病人。她曾回忆说,抗战前,父亲当教授的月薪是240块大洋,绝对是“高薪”阶层,但全家人三餐“白菜都是珍品,点油亦须计较”。节省的钱,都用来支持党的活动和贫困学生。

“说起太爷投笔从戎,那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时,太爷已经将近50岁了。”在工作之余,认真搜集研读抗战资料的杨十三曾孙杨小冀对太爷的英雄事迹探究较多。他说,抗战爆发后,太爷毅然拒绝随平津院校南渡,选择毁家纾难。

当时,杨十三放弃了大学教授的优越生活,拿出自己全部的家产,卖掉老家50亩土地,变卖妻子的嫁妆,又动员其他爱国人士纷纷解囊,购买了大批枪支和无线电台,并将武器装进特制的双底木船,经由天津水路,秘密运往冀东抗日前线。

杨效昭记得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人不能为钱活着,钱要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杨十三的家曾位于天津“五大道”英租界的伦敦道伦敦里12号,即今成都道与芷江路交口的鹏程里,这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公寓式洋房,带有地下室。

杨十三从任大学教授起,就经常把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藏在鹏程里的家中,连家中不满十岁的小儿子杨津生都懂得去门口看是否有可疑的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日军进攻天津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有目标地投下炸弹,将学院的建筑全都破坏,耗资三十万元新建的水利实验馆也被炸毁,校舍荡然无存……”杨小冀告诉记者,当时日军的暴行引起了全院师生的极大义愤,杨十三与学院代理院长路秀三,电机系主任马澧,斋务课课员、公民教员连芬亭、洪麟阁等人又是以鹏程里为联络点,一起研究抗日对策,由杨十三提议下,并带领着由杨效贤、杨效昭、杨效棠等子女和河北省工业学院学生成立了抗日爱国团体──“工字团”。

据史料显示,“工字团”在中共敌后河北省委和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的领导下,动员广大群众组建冀东抗日联军西路军,投入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暴动中,西路军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虽经挫折,但连战连捷,并不断吸引抗日群众投入到抗日联军,使西路军队伍迅速扩展到5000人,连续攻克了玉田县沙流河、亮甲店、鸦鸿桥等重镇,并一度攻克丰润县城,经大小战斗50多次,名扬冀东。

据说,行军路途十分艰苦,干粮不够,而且水源也少。杨十三一路喝阴沟水,喝出了胃病。1939年夏天,5万日伪军分九路向八路军总部驻地大举进攻时,杨十三胃病复发,躺在担架上跟随警卫部队和敌人兜圈子,长时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逢盛夏酷暑,他的病情日益恶化,因感冒而转心脏麻痹病。

7月21日下午,太行山黎城县上遥镇下了一场滂沱大雨,杨十三随部队转移时与前来“扫荡”的敌寇遭遇,由警卫部队掩护到浊漳河岸边,处于重病垂危的杨十三,经不起激烈的颠簸和摇摆,牺牲于担架上,终年50岁。

当时,八路军总部为杨十三召开了抗战以来最高规格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挽联: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