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组织内,大家互称“学长”的,实在少见。

提到“学长”一词,仿佛大家又重回了校园。

但在欧美同学会组织的很多活动上,参会的留学人员都互称“学长”,这是为什么呢?

“学长”是对学龄较长或高年级学生的一种敬称。对于年龄较长的学生也可以使用。学长有别于“师兄”“师姐”,一般来说,师兄、师姐同出一师一门,学长则未必是校友、同门,甚至早已毕业并入职的前辈也可称作学长。

学长的称呼体现的是一种谦卑的交际观,即stay humble,以谦虚、谦让、谦爱的姿态与对方打交道,以期取得坦诚互动,愉悦交流的效果。谦卑绝对不是自卑的表现,更多时候,谦卑对不少文人君子而言,只是外在体现,心中不一定是很谦、很卑。因此,要修炼出一颗真正的“谦卑心”,就不能只是装装样子,而是时刻令心中无诤、无欲。无诤则静,无欲则刚;以诚待人,以信谋事。追求的是一种“心无澜,碧海晴天”的情怀。说到底,学长称谓与其说是一种交际方式和策略,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理念和素养。在我接触的很多欧美同学会学长中,鲜有上前一步套近乎,常见后退半步显雅儒。

正是欧美同学会这样一个特殊的组织以及这个组织所链接的特定时空,使得万千海归学子从四面八方聚集于它的旗帜下。无论师出何门,来自何方,不管留学何国,毕业何时,我们都是从中国大地出发的,跳动着一颗中国心。

留学的经历不是显摆的装饰、炫耀的资本,而是被转换成一种眼界、胸怀和担当。学长们立足本土,东西交融,对西洋的东西欣赏而不膜拜,借鉴却不拷贝。“学长文化”的表征显而易见:

他们爱喝咖啡,可也不拒绝绿茶;喜欢安静、干净;守时,讲信誉,更重平等;与人保持适度的距离,而又不失亲和力;自律、严谨;讲礼貌,恨献媚;话语间时常夹带着英语单词,但对唐诗宋词抱有同样的热情;很在乎留学母校的排名,容不得别人对她指指点点;对不尽如人意的事物敢于批评,甚至发点牢骚,但更热衷于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拳拳报国心,殷殷民族情,那颗“中国芯”始终开机……

凡此种种折射出的是“一种特定群体所共有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思维模式、言谈举止以及各种行为”(Kohls 1979)。我们有理由称其为“学长文化”。

1913年,欧美同学会的创会宗旨为“修学、游艺、敦谊、励行”,影响并激励着一代代留学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浪淘沙,英才辈出,百年积淀而成的学长文化是一个有待深度发掘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