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闫长明:发挥海归优势 助力绿色发展

海归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建设者,要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开启了新一代的留学事业。广大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心怀家国情怀,时刻关心祖国发展。留学人员是祖国发展的受益者、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贡献者。李卓彬主席(第十届中国侨联副主席)讲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华人华侨高度肯定。祖国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侨商的贡献,侨商发展更需要祖国的支持。

我们这一代是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好时期。1981年,我到清华大学学习化工,1989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做清洁燃烧技术。1992年,我考取加拿大全额奖学金自费留学,1996年回国创业从事高科技产业化,主要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感受到温暖的祖国是发展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给广大留学人员寄语,要做“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民间外交的生力军”。这是时代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应该用自己的学识投身于祖国的发展,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中国人勤劳勇敢,早期华侨靠剃头刀泥瓦刀切菜刀“三把刀”打天下,在海外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形象。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承担了全球分工中的低端制造业。我们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换取人家的科技含量高的芯片、软件和资金等。1992年我出国时,白天在加拿大实验室做尖端科研,晚上在餐厅打工。三十年后,当年的留学生如今成为国内外各行业精英。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约600万学子,已经有一多半回国发展,大多已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留在海外的许多人成为大学教授、企业家或各行业人才。留学人员大多集中在高科技、金融投资等新经济领域,助力中国奋起直追,在许多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关心高新技术产业化。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清华大学,在与母校老师学生交流时,寄语新一代的年轻人要好好学习,攻关“卡脖子”工程,促进产业转型提升,绿色发展。

信息化时代加速生活方式转变,发展模式亟待提高维度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快速发展模式,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物质和商品的极大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重要。我的专业是化工,从物质和能量转变角度思考现在的资源能源问题。人、地球、汽车和火电厂等都可以定义为体系,输入输出要平衡,体系才能稳定可持续发展。单一追求商品化的工业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形成了污染和环境破坏,许多商品过剩造成浪费。如何保证人类美好生活的品质,又能实现生态绿色发展,是当今全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与挑战。据世界和平组织2005年报告,太阳能是目前所需能源的2800倍,风能是所需能源的200倍;全球新能源可以满足人类需求,能够取代化石能源,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可行环境友好地转换。这需要强大安全的储能和“能源物联网”综合解决,我们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合作储能工程。未来汽车实现电动化以后,以50度电/台车、中国现有2亿台车的规模来计算,每天移动储电容量可达100亿度电。按2020年全国电力需求75000亿度电计算,平均每天电力需求205亿度电。储能容量占全部电力需求的50%,完全可以把太阳能风能等储备调用,削峰填谷调频,以大数据连接所有能量供应端和需求端,以智能方式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综合利用。

绿色发展碳中和任重道远,蓝图已绘路在脚下

未来人类的出行、居住和办公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现在重新审视汽车系统,在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无人驾驶正在快速商业化。目前汽车的时间效率低,以每天平均开车2小时算,汽车的时间效率只有2/24,不到10%。汽车重量约2000kg,驾驶员按70kg计,质量效率只有约3%。如开车往返京津约300公里,能源大约97%消耗在汽车钢铁上,只有3%的能源是用在人的质量上。如今无人驾驶,共享技术日益成熟,汽车可以实现交通、开会、办公、健身、娱乐甚至起居等综合功能。汽车与房子功能将打通,我们定义为私域与公域空间实现转换,这将带来很大的观念转变。如果汽车利用率提高到50%,未来汽车总量或许只需要现在的五分之一,城市交通将不再拥堵。据统计数据,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住房空置率不低,农村人口年轻人结婚要到二三四线城市买房,北漂要到大城市发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口越来越向发达地区集中,住房、交通和汽车的使用功能已与以往不同,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快了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商品过剩后,许多实物资产和资本价值或将贬值,未来价值将更多体现在新经济、健康幸福和虚拟社会等新的价值体系,资源减排将可实现。

森林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清华大学校友团队已规划全国合作1亿亩速生林,将生产1亿立方米/年实木木材,解决中国木材短期问题;同时吸收1亿吨二氧化碳,产生的“碳汇”和“碳币”参与国内国际碳排放交易,对碳达峰、碳中和作直接贡献。我们在清华大学的支持下成立“清华大学木材创新中心”,现已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签订协议,共同投资建设100万立方米/年实木木材项目,产值将达30亿元/年。同时带动绿色建筑、家居地板等建材、林下康养旅游等后续产业,回归人类原本绿色生态。中国大多数速生林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能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议做“碳中和”的表率和示范

全球快速工业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了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升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转型。中国庄严承诺将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华侨华商有独特的优势,国际化、文化和教育程度最高,了解高科技、金融、贸易等国际领域,熟悉国际市场和法律,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华侨侨商大多是绿色产业从业者,理应是绿色发展碳中和的先锋。在此,我郑重向侨商理事和广大侨资企业呼吁:

第一,侨商的发展离不开祖国的支持,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广大侨商共同努力。李卓彬主席讲到现在海外华侨已达1亿人,对祖国发展和世界和平起到重要作用。侨商华商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也是国际化、高科技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侨商在“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过程中理应起到表率作用。

第二,提高意识和站位,把绿色发展碳中和作为企业重要发展目标,带动行业与社会绿色发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侨商会理事企业争取在2025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比国家提出的“3060”战略分别提前5年和10年。

第三,中国侨联和侨商会领导为广大侨商建造了美好大家庭。理事们应发挥作用,共同努力打造侨商会百年伟业。我们要积极响应李卓彬主席号召多举办活动,增加凝聚力和影响力。结合华侨和侨商会特点,利用网络会议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把广大华侨华商联系起来,共同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此我提议成立绿色发展委员会,在新的办公环境举办系列沙龙等活动,推动绿色发展。侨商的后代已经茁壮成长,也希望建立“青年侨商创新学院”,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带动青年侨商,为“百年侨商会”提供人才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还未结束,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广大侨商处于国际化和转型发展的前沿,都在积极应对。这次侨商理事会弥足珍贵,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前途光明。希望大家在侨商会大家庭里互相学习,抱团取暖,取长补短,携手发展,为祖国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共同努力。

(作者闫长明,系清华大学化工学士硕士、渥太华大学硕士博士生,曾任欧美同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