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至70年代,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国防科研工作者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和牺牲精神,创造了我国国防建设史上的多个第一,铸就了熠熠生辉的“两弹一星”精神。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欧美君将刊发学长们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的体会和感悟,传承伟大精神,赓续报国传统。

在“两弹一星”精神指引中自立自强

林继(河海大学欧美同学会秘书长、河海大学教授):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真切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为了共同的理想,毅然放弃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一心回归祖国投身建设,甘于奉献、隐姓埋名。为了共同的事业,集思广益、集智攻关。为了共同的目标,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

为了守护山河无恙,为了保卫祖国安康,在“中国一定能造出自己的原子弹”的信念引领下,郭永怀、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一批批怀揣报国之志的留学英才,学成归来,矢志求索,汇聚于金银滩,全身心投入“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经过多年奋斗,1964年,中国自己的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原子弹和导弹结合飞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一项项伟大成就的背后是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用青春、智慧、报国情怀谱写的自立自强的赞歌,更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

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依旧散发着光芒。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现如今,留学归国的科研工作者依然是国家科技发展的生力军,依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中青年一代不仅要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更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凝聚共识,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守住阵地,在民族振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国之所需,吾志所向

刘伟(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德国洪堡学者):

回顾上世纪60年代留学先辈们在祖国西部金银滩草原上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精神上得到了洗礼。

为谁做科研,为什么做科研,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我时常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直到来到了金银滩,这个问题才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国之所需,吾志所向”。我们的科研要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时刻围绕“卡脖子”的问题开展,要做有组织的科研、大团队的攻关。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取得突破。

聆听了221厂退休职工和家属的讲述,实地参观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来到原221厂上星站,在金银滩大草原上参观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运输的火车专列,我感到无比的震撼。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甘于寂寞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敬佩。历史的丰碑上记录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忠诚与热爱,他们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创造者,更是最好的践行者!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一定传承和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做新时代爱国报国的科技人

崔义(苏州市欧美同学会理事、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对郭永怀、邓稼先等先辈的事迹并不陌生。“两弹一星”元勋们早年留学国外,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国。“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有国才有家。留在国外可以在学术上获得更高的造诣,但那不是他们追求的、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伟大事业!“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邓稼先曾经这样说过,也是这样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他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因身体遭受严重辐射损伤而离开了我们。郭永怀为了保护核心试验数据,在飞机失事时与警卫员紧紧将公文包抱住。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科学家,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两弹一星”精神,为祖国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