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段燕文,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副会长、湖南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哈药慈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药组合生物合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国际转化医学联合研究院院长

中南大学湘雅国际转化医学联合研究院段燕文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 Biomaterials 》( IF = 12.479 )于 2021年 11月 12日在线发表了题为“Infectionmicroenvironment-relatedantibacterialnanotherapeutic strategies”(doi: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1.121249)的综述。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十分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该文章系统总结了与细菌感染微环境相关的抗菌纳米治疗策略的进展,包括靶向抗菌治疗和响应性抗生素递送系统,并为智能化纳米抗菌药物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

这些纳米抗菌药物的优势主要在于它们针对细胞内感染和细菌本身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以及在感染部位的“按需给药”的特点,可以降低对正常细胞的影响。由于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包括抗生素的外排和渗透性,抗菌靶点的过表达和修饰,抗生素的水解失活或修饰等,纳米抗生素的上述特殊性可以对多重耐药菌有针对性地治疗。

在 11月初,该团队在药剂学权威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旗下《 MolecularPharmaceutics 》( IF = 4.939 )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 Nanoparticle-hydrogelsystems containing platensimycin for local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Mol. Pharmaceutics 2021, 18, 4099−4110 )的研究成果。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需要有效和持续的局部给药。平板霉素 (PTM)是一种靶向细菌脂肪酸合酶 FabB/FabF的天然药物先导物,在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引起的感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段燕文团队长期致力于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获取新结构新靶点潜在药物先导化合物。通过基因组挖掘获得了平板霉素高产菌株,并通过基因调控和产量优化的方式使平板霉素的产量达到中试生产规模。为了促进使用平板霉素对抗局部 MRSA感染,该团队制备了含有载PTM的树枝状大分子的 PAMAM/PTM纳米粒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用于 PTM的控制释放。改含 PTM的纳米粒 -水凝胶给药系统在原位植入 MRSA感染的皮下模型和 MRSA感染的皮肤创口模型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治疗效果。该制剂用于局部感染的潜力可能有助于缓解当前的抗生素耐压性危机。

以上最新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均为中南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哲,通讯作者为段燕文教授和黄勇研究员。该团队的研究获得了国家111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 2021年中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基金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