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材料报国初心,笃行科技强国使命。砥砺奋进,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彰显海归力量。”杨洲如是说。

走进北京科技大学的主楼,写有“学厚质朴,百炼成材”八个大字的牌匾映入眼帘,这不仅是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北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创院精神,也是北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教授、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欧美同学会瑞士分会秘书长杨洲的治学理念。

踽踽前行,潜心科研

2003年,留学风气浓厚,“出国深造”成为当时中关村一带毕业学子的“潮流”,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攻读并获理学博士学位的杨洲也不例外。翻阅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确定研究方向,联系导师,杨洲“盲投”到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实际上,那时的自己对这所学校并不了解。”他坦言,“拿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Offer,别的学校就不用考虑了”,这是化学所一位老师当时对他说的话。

在老师的点拨之下,杨洲踏上了去往瑞士的留学之旅。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一所朴实低调、严谨精美的欧洲名校,诞生了爱因斯坦、伦琴、冯诺依曼等杰出人物,32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在此学习。

陌生的文化氛围,较大的科研压力,初到瑞士的杨洲体重骤减了十几斤,但他积极调整心态,努力融入新的环境。中国人的勤奋是刻进骨子里的民族精神,杨洲的假期大多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仅用了半年,杨洲就完成了一篇论文的核心成果,完成速度之快令其导师也感到惊讶。

世界顶级的项目资源、令人发狂的攻坚难题、优秀的工作伙伴、美丽的湖光山色、兼蓄包容的多元文化,杨洲在瑞士一待就是四年。“留学瑞士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让我对科研有了更纯粹的追求。”

学成知返,坚定回国

“毕业回国是必然的!”

在是否回国的问题上,杨洲坚定地表达了当时的真实想法。

瑞士留学期间,杨洲接触到了最早一批来到瑞士求学并定居的中国留学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无论是科技水平、科研环境还是生活舒适度,中国和发达国家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杨洲表示,“那时候在瑞士工作,一个月的工资等于在国内十几年的工资,这种巨大的差异冲击了那一代中国留学生,即使在那里过着最普通的生活,他们大多数也选择留在瑞士。不过少数回国的留学生现在多已成了国内各领域的骨干乃至领导力量。”

2007年,“留下”还是“回国”?这个问题困扰着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与杨洲同期出国的留学生有部分选择了“留下”,而杨洲选择了“回国”,“两相权衡,自己认为回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博士后出站后,杨洲毅然放弃了瑞士的优厚条件,带着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到的先进知识在北京科技大学任教,担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如今他已在该领域深耕20多年,取得发明专利20多项,发表SCI检索论文近200篇。回国14载,杨洲从没后悔过当初自己的选择。

从改革开放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算起,“新”的中国留学生出国留学史40余年,杨洲所处的时间正好是中间值。“在当时,中国在经济、科技、生活水平等维度与西方国家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是,这种差距是在逐渐缩小的,并且缩小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国内的各个方面都是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景象。”杨洲表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一批批中国留学归国人员传承报国传统,乘风破浪,回国书写自己的“逐光”故事。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市场,这意味着年轻一代有更多机会、更多空间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特别是近些年,为了鼓励留学生归国创新创业,从国家层面到各地方纷纷出台各类针对留学生的利好政策。这些是在阶层相对固化的西方国家很难实现的。“不仅是刚刚毕业的留学生,我认识的很多在国外定居多年的人才也纷纷踏上归国之路,其中很多回国后取得了突出成就,使得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在国内,梦想可以再次开花。”

放眼神州大地,从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到令人震撼的中国力量,无不彰显着中国的制度优势。杨洲常说,“庆幸赶上了好时代!自己是中国繁荣发展的受益者,也要回馈、反哺这个美好时代。”

拳拳爱国,知之授之

践行爱国奋斗精神,落脚点在立足本职做贡献。“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立足岗位,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要聚焦国家发展需要,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久久为功,可望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坚持在教学一线,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播正能量,一个人可以影响十个人,十个人可以影响一百个人……如此下去,是可以影响时代的。

这是一个开放则强,封闭则弱的时代。留学不仅是各国学生流动与交流的途径,也是为国家与世界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的契机。得益于曾经的留学经历,杨洲也鼓励自己的学生“走出去”,“青年就是要去开阔眼界,一方面学习先进的知识,另一方面了解外面的世界。即使在很多细分领域上,中国的科研水平已处于领先地位,但开展多层次技术交流和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教育者,杨洲深刻感受到新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感受到这是一种重大的机遇,他希望通过一代又一代海归人才的努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独特贡献。

人物介绍

杨洲,1973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并获学士学位,1998年获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海尔集团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2000年至2003年于中科院化学所攻读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的非线性光学实验室做博士后;2008年7月起受聘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11年起任北京科技大学高分子显示与能源材料研究室首席教授,从2016年起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