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优势。“要把外宣工作做得更丰富、更亲切、更有可视性,让更多的外国朋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建设成就,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欧美同学会澳新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网融媒体事业部(中国外文局融合传播中心)编导刘佳星说。

刘佳星表示,作为国际传播工作者,首先,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内涵。要有国家站位;要坚持真实的原则,用事实说话,展现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地展现中国形象。其次,要打破思维桎梏,构建和完善大外宣格局。再次,要不断改进传播的策略方式方法,实现本土化传播、精准化传播、全球化传播。

柔性传播“硬核”内容

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方面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依然存在。随着新媒体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主要阵地,国际传播领域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新趋势,国际传播工作者要顺应趋势,积极利用音视频等新媒体形态,展示一个真实、立体、丰富的中国。

如何让国外主流社会听到中国声音?

刘佳星认为,不能生硬地进行推广和宣传,要淡化“宣传本位”观念,增强“受众本位”意识,以“柔性”的方式“润物细无声”的呈现故事,用“硬核”的内容讲述事实。

2021年,刘佳星带领团队拍摄了系列英文纪录片《在中国寻找答案》、《纽带》以及高端访谈栏目《合之道·后疫情世界系列访谈》,在国际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其中有反映中外人文交流的内容,有对国际政要、专家进行的高端访谈,也有讲述治国理念的宏伟叙事。

《在中国寻找答案》系列英文纪录片,用“微”镜头关注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治国理政理念的具体落实,着重叙述个体故事,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并从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中国答案。纪录片《纽带》讲述了爱泼斯坦(中文名艾培)、傅莱、马海德、沙博理、杨宪益和戴乃迭等中外友好人士的故事,回忆他们在参与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所做的贡献。纪录片用真实的人物故事打破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壁垒,以真情打动国际受众,树立中国共产党人的正面形象,展现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友人共同战斗、命运与共,拉近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距离。

“在做这些节目时,我们努力在寻找‘共情点’,实现了共情传播。”刘佳星说。

用原创短视频讲述党史故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欧美同学会积极动员广大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刘佳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感受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困苦,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

宏大的历史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所以刘佳星认为,在拍片子、讲故事的时候要把功夫下在人物身上“以小见大”。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刘佳星团队在制作原创短视频节目《纽带》时,记录了很多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的事迹。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的故事。

刘佳星说:“在百年党史中,我们也同样需要记住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国际友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马海德出生于美国纽约,是1933年毕业于日内瓦大学的医学博士,20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参加了红军长征。

在采访中,马海德的儿子对马海德的记述是这样的。

在战场上,马海德亲眼看到了战士们舍生忘死的冲锋,看到了牺牲的战士仍然紧紧地把枪攥在手里……

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年轻的战士们前赴后继,他感到了极大的震撼,决定留在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西方人。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马海德作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就将其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共卫生和控制梅毒、麻风病等疫病的事业中,20世纪末,我国总体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将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一以下,不再是一个公共卫生难题。在78年的生命旅程中,28岁之前他叫乔治·海德姆,28岁之后的50年,他叫马海德,他以终生追求共产主义的信仰来践行“中国梦”。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美同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陈竺在为《大医马海德》做序时说“希望该传记的出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马海德医生,在怀念他的同时,激发我们学习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竭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励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国际人道主义运动进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从党史故事中看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对幸福的向往和为理想而献身的气概,今天仍然是我们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不可或缺的思想动力与精神资源。

目前,该栏目在海内外影响日益广泛,在海外社交平台的总浏览量约100万。这些朴素的人物故事,与海外受众产生共鸣。

深挖文化内核增强文化自信

由刘佳星导演的视频作品重点突出了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先进科技产业,均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目前,她先后采访过近百名国际政要、专家、学者,就国内外重点议题进行讨论,制作了一系列英文高端访谈节目。由她导演的作品《竹之韧》、《在中国寻找答案》分别获得中国外文局2020年度和2021年度的“优秀短视频”奖”;《动画新评》获得中国外文局2020年度“青年新媒体创意大赛”的三等奖。此外,在学术方面,她还参与编写《中国关键词——抗击新冠疫情篇》等书籍,对国际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和省部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引起业内讨论。

“讲好中国故事”并非易事,但也绝非难事。刘佳星的策略是“多元化视角,全球化表达”,让世界切实感受到中国的文化、智慧,以及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

首先,要加大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深挖中华文化内涵,拓展如节日民俗、诗词典籍、文物古迹等“文化符号”的外延,找准中外的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比如很多外国人非常感兴趣的中国美食、节日、汉服、精美手工艺品等,打造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IP。

其次,要加大我国先进科技能力的传播。我国的高铁、直播带货、扫码支付、网上购物、无人驾驶等,这些科技领域的成就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也是西方国家民众非常羡慕的。

最后,为了寻求有效传播,在传播内容上我们不能只说“自己想说的”,也要说“别人想听的”,更多地去关注民间交流,如中外友好城市之间积极开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用城市友好带动国家友好。“了解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创新传播策略和表达方式,才能更好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和认同感。”刘佳星说。

做好国际传播的“生力军”

2022年,刘佳星期望能在国际传播领域有更高的突破。她希望继续制作《在中国寻找答案》栏目,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优势通过艺术手段更全面地展现在国际受众面前。同时,更多地参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实地寻访的形式讲述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名人故事,展现中国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以此反映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

刘佳星认为,留学人员对中外文化知己知彼,熟知差异,才能更好融通中外,在国际传播领域,留学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佳星期待能有更多海归人才可以加入到国际传播队伍中来,通过国际传播展示绚烂多彩的中国文化,让世界在感知中国文化之美的同时,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真挚友谊。“我们留学人员要始终做到‘心向祖国、心向党’,以‘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继承传统,开拓进取,勠力同心,无私奉献,高水平履行好职责,服务于祖国,为加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

人物介绍

刘佳星学长

中国网媒体融合事业部(中国外文局媒体融合传播中心)编导。负责中国外文局《中国机遇》等高端访谈栏目以及英文纪录片《在中国寻找答案》、《纽带》的制作和播出。目前已对多国政要进行了专访,包括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奥托尔巴耶夫、阿盟前秘书长穆萨等。曾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晚间新闻》《东方时空》的国际新闻编辑,央视新闻频道《环球记者连线》节目策划、编辑。曾作为优秀澳洲大学校友被时任澳洲总督昆廷·布莱斯接见。2016年被选为中国代表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中澳青年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