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3月6日讯(记者梁榆其)“来了就是深圳人”——对深圳开放的政策和包容的文化,林钰烨在来深前便早有耳闻。95后的林钰烨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纽约学习了4年。2021年,她选择来到了深圳这座城市落地生根,成为了一名“新深圳人”。

因近期深圳疫情防控形势收紧,林钰烨周末在家看到了一条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当下就报了名。因回国在深圳隔离的她曾收到了许多深圳医护人员的帮助,这次她决定换自己来帮助大家。2月27日,报名后的第二天上午,林钰烨便拉着行李箱与其他志愿者在管控区岗厦村集合,开启了她在深圳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生活。

95后的“新深圳人”林钰烨。

挨家挨户查信息 一晚走访6栋146户居民

林钰烨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志愿团队为专项组。集合的当天下午5点,林钰烨开始挨家挨户敲门走访核查每户居民的人口信息。每到一户,她都认真核对该户居民的人员流动,登记租户的人员信息,完善社区的人员信息登记表,同时检查住户的核酸检测结果。

第一天的志愿行动不间断持续了数小时,待林钰烨统计完所有楼栋的数据,已是28日的凌晨1点。在那天的岗厦村管控区大规模扫楼行动中,林钰烨共走访了6栋146户居民。

随后的一整天时间里,林钰烨复核首日扫楼的数据,统计整理所有的数据,并且挨家挨户打电话了解此前登记不在家人口的动向,核实流动人口是否搬离岗厦村,确认有黄码或未持有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的居民已经完成了核酸检测。

除了扫楼的工作,林钰烨还支援协调村里的核酸检测点,检查前来采集核算的居民们的健康码、核酸检测码,疏导人群,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保障核酸采样工作有序进行。由于岗厦村居住了很多老人,他们不清楚如何填报检测码的信息,林钰烨耐心地帮助他们填报并验证身份信息。

林钰烨在核酸检测点开展志愿活动。

感受志愿精神 收获满满暖心话

“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啊?已经隔离很久了。”“天天都要看24小时核酸,昨天不是看过了吗?”面对部分居民的抱怨和不配合,林钰烨一遍遍耐心地安抚居民的情绪。

“绝大部分的村民还是积极配合的,许多居民为了打发时间散步或者晒太阳,他们都遵守规矩特别配合志愿者,从中我感受到了深圳普通老百姓为回归正常生活做出的努力。”林钰烨说。

几天时间里,林钰烨还收到了不少暖心话,这些话也让她觉得这些居民特别友善、可爱。“以前一直都是我对别的防疫人员说‘辛苦了,谢谢’,没想到这些天也有好多人也对我说了这句话,这种经历特别难忘。”

正在帮助老人的林钰烨。

不顾辛苦和劳累 找到做志愿的答案

“管理我这组的网格员是早晨6点多才回去的,紧接着中午12点多他又出现了!”除了中午晚上用短暂的时间吃饭,志愿者们一直处于站着或者说话的状态。一些志愿者们声音嘶哑了,一些肌肉关节酸痛甚至贴上了止痛膏药。相比于其他小伙伴来说,林钰烨觉得自己不算辛苦,依旧保持着十分乐观的态度。

正是有像林钰烨一样的人,为抗击本次疫情默默地付出,深圳这座城市才能散发着温暖。看到医护人员脸上的勒痕和流淌的汗水,一种集体荣誉感在林钰烨的心中涌起。“我想直到很久以后,我都不会忘记那个挨家挨户敲门的夜晚,不会忘记和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吃盒饭的欢笑时光,更不会忘记朝九晚十二和我们一起执勤的一线工作人员。”林钰烨说。

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里面有一句台词让林钰烨意难平。“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林钰烨告诉记者,这是李大钊先生刊于《新青年》2卷1号中的《青春》。从这句话中,她找到了做志愿的答案,青年人应该继承这种的精神,为国家做有意义的事情。

对着镜头比“耶”的林钰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