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冬奥,我与奥林匹克有着很奇妙的缘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时我还是一名大学生,非常荣幸地参与了志愿服务,这是初识奥运。再识奥运之时,我已经是一名在“奥林匹克之都”瑞士洛桑求学的博士生,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成了时常路过的地方。正是这样一份与奥林匹克的不解之缘,2018年我主动放弃了高校教师的工作,从海淀调到了延庆,立志要将个人的奥运情怀投入到冬奥会筹办举办的第一线。

为做好冬奥服务保障工作,我们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在场馆建设、绿色低碳、冰雪运动、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智慧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布局了一系列应用场景,不断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助力奥运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借助冬奥,我们着力推广绿色低碳的“氢能出行”应用示范,氢能大巴和配套的加氢站为冬奥会提供接驳服务保障。国家电投氢能大巴搭载从材料到零部件完全自主研发的“氢腾”系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前期经过了低温、爬坡等实际路况下的反复测试,以保障冬奥的运行要求。另外,各类型机器人、5G+8K大屏幕和8K电视机等一系列的科技产品在城市服务场景中广泛使用。

图片8.png

陈昕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介绍科技冬奥相关工作。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胜利闭幕,过去几年来的筹办工作历历在目。可能跟我的土木工程专业背景有关,整个赛区的建设工作是最令我感动的。延庆赛区是冬奥场馆建设史上建设周期最短、施工难度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赛区之一。在这个曾经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的“四无”山区,最初要靠人背马驮的情况下,现在已经建成了两大世界级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而这里举办的项目都是最具观赏性的——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王冠上的明珠”,雪车雪橇被誉为“雪上F1”。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飞燕”,其最高处海拔2198米,是北京冬奥会所有赛场第一高,是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也是当今世界难度最大的高山滑雪赛道之一,总占地面积432.4公顷,全长21公里,共设有7条雪道,其中3条为比赛赛道,4条为训练道,赛道全长9.2公里,垂直落差约900米。冬奥会之后,这里将举办世界顶级高山滑雪比赛,还将建设成为山地体育休闲公园,春、夏、秋三季可以开展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徒步、滑草等户外项目,打造成户外运动体验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在山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宛如一条飞腾的游龙,因此又被称为“雪游龙”。这是国内唯一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全球第十七条、亚洲第三条符合奥运竞赛标准的赛道。它是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复杂的冬奥新建比赛场馆之一,可以说“雪游龙”的建设是一个冬奥奇迹。而作为这个奇迹的重要配角,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北控京奥、上海宝冶、中建院、北工大等技术团队通过对竞速型人工赛道复杂曲面的剖面设计、混凝土材料设计及制备、毫米级精度成型等关键问题的科技攻关,混凝土赛道表面平整度达到毫米级控制,形成了竞速型人工赛道建造技术体系,打破人工赛道建造技术的国际垄断。


图片9.png

陈昕向芬兰大使馆商务参赞介绍延庆,探讨后冬奥时代冰雪体育产业方面的合作。

未来,期待我们各类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经过在冬奥会上的精彩亮相后,相关的应用推广能推动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陈昕,北京市延庆区政协委员,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北京市延庆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副主任(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