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方昱淋,一名“90后”,曾就读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2020年毕业归国,考入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村委会,成为一名村干部。

随着太原解封,这一个月来惊心动魄的抗疫征程,历历在目,这段经历,会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在这场与病毒较量的战争中,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今天,我要成为一名记录者,用情用心盘点防疫前线无数个难忘瞬间。

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办工作人员。

4月9日:松源小区突发疫情

现在是凌晨两点,我在位于晋源的家里,连夜收拾行李,准备出征。

14个小时前,经过多方协调,我终于接到了晋源区绿地社区的好消息,社区干部告诉我:小方,你可以持工作证明,离家跨区工作了。

今年4月,我的家乡太原,被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继小店区紧急封控之后,我所在的晋源区,也按下了暂停键,所有居民居家等待,不得离开小区。

在家隔离期间,我时刻惦记着万柏林区的安危。我工作的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更是我日夜牵挂的地方。

白家庄松源小区,突发疫情!这个消息,让我心焦如焚,辗转难眠。前线“战事”正紧,我怎能在后方安心隔离?

我毫不犹豫,第一时间与单位取得联系,主动请缨后,终于能够投身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抗疫一线。

初春的夜晚,凉风瑟瑟。等我赶到位于白家庄路五一东街的松源小区,与同事们汇合时,看到了让我难忘的一幕:大家裹着军大衣,靠在帐篷旁,严阵以待。

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安宁,需要我们每个人守望陪护。

我尤其感受到:万家灯火中,健康平安最重要。

我立刻拿出手机,给我的家人发送了这样一条微信:“爸妈,儿子这边一切都好,你们也要保重,我们都要好好的。”

说到家,说到家乡,我想到了自己在2020年1月初毕业回国时,面对新冠疫情暴发的恐惧、买不到机票的焦虑,那种滋味不堪回首。

当飞机降落,我看到首都机场“北京”两个字时,瞬间有了归属感。我的手机至今都保存着我下飞机后,拍到的第一张照片,一位机场工作人员瘫坐在椅子上,旁边放着他的午餐,他累到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但看到我走过,他微笑着对我说“欢迎回家”。

那一瞬间,我真切感受到了家的力量,祖国的力量。

回国后,我考入了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村委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村干部。这一个月的抗疫历程,7个村(社区)的核酸检测、松源小区封控楼一户一档信息登记、困难老人的雪中送炭、上千件蔬菜的上门分发……千头万绪,千辛万苦,这些是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抗疫初体验。

4月10日:帐篷成了前线调度室

晨曦微露,空气中透着寒意。

在忙碌的现场,我向单位领导、白家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星照报到领任务,李书记拉着我,开始昼夜在居民楼巡查,在所辖农村、各社区穿梭。

一路上,李书记电话从未间断。每次通完话,李书记表情严肃,脸色凝重,我理解他的千钧压力,更懂得他心底深处的牵挂、焦虑。

这已经是他奋战在松源一线的第5个日夜,一顶简易帐篷、几把椅子、一些日常防护用品,这便是一线干部的全部家当。在这小小的帐篷里,万柏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靖华,区委常委、副区长陈俊峰等领导,连日组织召开每日例行调度会,太多问题,要在调度会上碰撞解决。

松源小区6个单元封控不到位怎么办?万柏林首次全员核酸应急能力如何?定人定位定责,控区域控人数等要求,落实得如何?区领导问得事无巨细,李书记答得有条不紊。

白家庄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践行入党誓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宣誓仪式。

4月12日:绵长的队伍,厚重的信任

今天,我负责录入核酸检测数据。

早上6点半,我准时到达了核酸检测点,在志愿者和医生的指导监督下,我仔细穿好防护服、戴好面罩;7点,准时坐到点位上准备登记。我望了一眼长长的队伍,担心大家排队久了,会有波动。

令我意外的是,大家都安安静静排着队,几位阿姨还温和地安慰我:别着急,稳稳地来。我的心里顿时暖暖的。

检测开始进行,居民非常配合,他们将身份证正面摆在我面前,孩子们没有身份证,便用纸条写好信息,有的小朋友还特意加一句:辛苦了,谢谢叔叔阿姨。

坐在我旁边与我并肩作战的,是一位幼儿园教师,除去上网课,她便加入志愿者行列里,带起红袖标发抗原试剂,穿好防护服录信息,她拿起粉笔是老师,走出校园是战士。

我的家人常对我说,一代青年,有一代的使命。拿我来说,在我年轻的生命历程中,我从未见过凌晨4点的太原,也从未在傍晚时分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这几天,我将所有的“从未”全部亲身体验了,我亲眼捕捉到了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对了,今天每件防护服上的名字都是我写的,我想至少在我心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大白。

4月15日:疫情未散悲伤犹在

这一天,清徐快递疫情链突然暴发,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抗疫工作的紧迫。

从早上开始,我对辖区内4月7日以来的收发快递情况进行登记排查;深夜,我们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每次敲门入户,居民从疑惑到配合再到感谢,每个人虽然异常劳累,但居民们充满理解的眼神,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

我想起我的家人。当我决定重返岗位时,母亲看我的眼神,充满心疼和不舍,但她没有一句劝阻,只是将我已经塞满的行李箱,再塞一件衬衣,再塞一瓶消毒液。

这场疫情,让我更加珍惜亲情。家人既是我们万般温暖的软肋,又是我们所向披靡的盔甲。

4月17日: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松源小区出现确诊病例后,整个小区全部封控管理,专人24小时值守。

由于松源小区是老旧小区,居民绝大多数都是老人,我所负责的重点2号楼,60岁以上老人高达90%。他们面对疫情会不会害怕?每天吃什么?家里的药够不够?缺不缺生活用品?

这九天,我所负责的李阿姨,总是在电话里说“我很好,你放心,我什么都不缺。”

这天下午,借着送药的机会,我们见面了。李阿姨满头银发,有些驼背,还未到她家门口,我便看到了焦急在门口等待的她。

隔着几米的距离,我说道:“阿姨,终于见面啦,您要按时吃药,等到解封那天我带您下楼晒太阳。”转身时,透过雾蒙蒙的面罩,我看到阿姨在偷偷抹眼泪。我不敢回头,我在心里默默为自己加油,为这座小城每一位同胞加油。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想半个多月来,我们从一个小小的帐篷,到分工明确的7个专班;从居民的不理解,到一句句温暖的感谢;从初次面对疫情的慌乱,到熟练穿脱防护服;从捉襟见肘的防疫物资,到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支援,我们这支由“60后”“70后”“80后”“90后”组成的团队日渐默契,彼此磨合、彼此陪伴、彼此成长。

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图文/2020年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办方昱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