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可谓是“各显奇招”,大力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全方位打造“引、育、用、留”人才服务生态链,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作为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归国人员被各大城市视为“香饽饽”。为吸引海归人才从“来”到“留”,各省市纷纷抛出橄榄枝。

聚焦特色产业

秉承“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哪里,引才工作的方向就在哪里”的理念,各省市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围绕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让专业人才在促进当地发展过程中大放异彩,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海南,三亚市人民政府印发的《三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强调,三亚将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机遇,加速科技、资金、人才等全球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与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导入,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陆海空”为主的三大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现代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培育壮大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打造“智慧三亚”,形成极具自贸开放属性与鲜明三亚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宁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启动实施12个重点人才工程项目,大力支持枸杞、葡萄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食品、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重要领域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宁夏还将陆续启动中青年人才赴外深造研修、优秀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预引进计划等人才项目,为自治区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发展引进、培养、储备一批急需紧缺人才。

在浙江,为打造海洋人才集聚地,舟山普陀区在3月正式发布《关于实施海洋人才“普汇”行动的若干意见》。通过实施海洋领军人才领跑、海洋技能人才托举、海洋基层人才支撑、海洋青年人才筑梦、海洋人才双创平台蓄势五大计划,集聚临港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文旅、海事服务、海洋生物和健康食品等现代海洋产业人才。

在重庆,元宇宙先导试验区于4月正式揭牌。重庆市元宇宙先导试验区由市大数据发展局携手渝北区共同打造,以渝北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为核心载体,依托创新经济走廊、重庆创意公园、重庆游戏产业园等载体,形成“一核多点”产业创新集聚区。据《渝北区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显示,渝北区将重点打造数字孪生、触觉渲染、智能算法、电子竞技、数字内容、柔性感知、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沉浸式、拟人化、共感性的下一代空间互联网技术发展。

优化服务保障

为推动人才汇聚,助力人才兴市,不少省市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提升人才幸福度和归属感,从生活、工作、教育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排忧解难,让人才切实体会到“家”的温暖。

3月,北京正式表决通过《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在人才引进方面,《条例》提出将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自贸试验区内市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面向全球吸引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购买和租赁住房、医疗保障、出入境等提供便利;赋予区域管理机构区级人才落户推荐权;赋予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工作居住证办理权。此外,自贸试验区内市场主体可以扩大劳务派遣员工使用范围,根据用工需求,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引进研发岗位临时性人员,增强用工灵活性。同时搭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各类人才在自贸试验区就业、创业。

3月底,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全省首创的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中心,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海外人才大楼投用。知识产权、股权纠纷、劳动仲裁等法治服务,“一站式”免费提供。此前,“光谷数字人才卡”已于2022年1月4日正式上线。“3551光谷人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注册登记即可免费享受政务、医疗、融资对接、子女入学、出行、休闲度假等六类服务,并还在持续升级。4月24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对外发布《关于打造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的若干措施》。光谷“创投十条”涵盖风投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全周期,综合支持力度中部第一,并在全国首创并购重组奖励。

4月,青岛正式发布《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意见》在服务上将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金融赋能,解决人才“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着力打造涵盖“人才金”“人才贷”“人才板”“人才债”“人才险”相互融合的金融赋能链条。二是服务赋能,解决“税学医房”等人才关心的关键问题。建立优质基础教育学位及事业编制2个“蓄水池”。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和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在医疗服务上,高层次人才享受绿色通道、健康查体等服务。

4月底,在中共贵州省委新闻发布会上,贵州表示坚持把“人才满不满意”作为首要标准,健全完善人才薪酬待遇、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保障措施,积极主动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工作质量,真心实意创优人才环境“生态圈”。建立省市县领导分类联系服务专家机制,深入落实“优才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加快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人才住房保障机制,提高人才住房供应保障能力。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千方百计为人才解忧,让一流人才获得一流待遇,让各类人才在贵州安身、安心、安业。

“冷”门城市热度上涨

据《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海归求职者进一步年轻化、高知化,海归对三线及以下城市偏好提升。2021年向新一线城市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数同比增长2.6%。与此同时,2021年海归群体前往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的意愿明显增强,投递人数同比增长了24.5%。综合来看,这些“新”城市就业机会多、人才落户难度较小、生活环境等城市优势对各类人才均有强大的吸引力。如今,这些城市持续发力,花式揽才。

近年来,南宁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汇聚顶尖人才,引育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落地创业。南宁高新区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集成政策优势,围绕重点产业引才提供政策服务,完善配套措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引才引智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暂行办法》等扶持政策。

为营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接连召开人才主题“双月茶叙”与州委人才工作会议,出台《大理州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励办法》《大理州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内容包含引进人才范围对象、生活保障政策、创新创业政策、工作机制、考核管理等内容,意在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晋城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后全市人才工作作了详细部署。会上,市委主要领导向全市各领域杰出英才、高层次人才项目(平台)、市校合作示范基地进行了奖励和授牌。会议还特别印发了《晋城市创优高质量人才生态若干举措(试行)》(以下简称《人才新政20条》),对以往的人才政策进行了优化升级,含金量最高、独具晋城特色,吹响了创建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广纳天下英才的冲锋号。

作为台州的一号引才工程,“200精英计划”已经实施了两轮10年,今年是第三轮“500精英计划”的第一年,台州将实施“引人入胜”战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能级城市、促进高水平共富”三大历史任务,聚焦台州“456”先进产业集群,加快高精尖人才引进和集聚,力争全年新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00名、新增落户创业企业50家、新培育规上人才创业企业15家。

来源:《留学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