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峰会是在当前国家‘双碳’创业创新战略与海南自身积极谋划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的地方政府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的会议,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欧美同学会年会为海归学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与机会,也为地方政府与海归学者之间建立了联系。”欧美同学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院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显春如是说。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九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7月7日在三亚开幕。当日下午,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和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联合举办双碳创业创新与海南绿色未来圆桌会议。

“此次峰会邀请了中国知名的海归精英,覆盖医药、科创、金融、双碳、传媒、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不同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全方位剖析和探讨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机遇、引进国内外海归创新、创业合作和投资的机会,助力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有目共睹。”谭显春说。

她表示,作为欧美同学会年会“双碳”圆桌会议演讲嘉宾参加了系列调研,以欧美同学会的平台,把自身“双碳”专业优势、智力优势转化为具体的交流和研讨行动,发挥“双碳”专家作用,助力海南自贸港的绿色低碳发展,收获很大。她认为,留学归国人员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可以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贡献。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落实“双碳”目标的行动面临哪些难点?留学归国人员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有哪些优势?记者对谭显春进行了专访。

采访实录

记者:您认为落实“双碳”目标的行动面临哪些重点、难点?

谭显春:中国向世界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首先,相对欧美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用了40年至70年时间,我国仅有30年的时间。况且,我国还面临能源结构“一煤独大”的国情;其次,产业结构中还存在能源密集型、高排放行业(煤炭、钢铁、石化、水泥等),短期内工业不可能空心化;再次,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还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油气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巨大。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减缓、适应、技术、资金、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系统顶层设计、协同发力,还需要一盘棋的谋划。要实现碳中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驱动力,气候投融资是推动力,要推动我国工业制造业尤其是初级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需要加大对绿色发展相关新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

实现“双碳”目标面临一系列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和资金问题,最关键的是“双碳”人才,包括需要从事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技创新人才,在生产一线进行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开展“双碳”领域战略规划、监督执法和对外工作的综合管理人才等。目前,我国“双碳”专业人才主要分布于试点的履约企业、第三方机构、碳排放交易所、部分金融机构和高校等。随着“双碳”目标对各行业影响的深入,未来几年双碳人才缺口巨大,要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同时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能力培训,为我国低碳转型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撑。

记者:在您看来,留学归国人员在贡献双碳目标中有哪些优势?

谭显春:碳中和领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领域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35个国家和地区承诺要实现碳中和,这也意味着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国际化的合作。留学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在双碳领域的科学研究、高层次科技创新和技术技能、绿色金融等领域都可以更好助力“双碳”发展。高质量“双碳”人才,还有利于我国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中也激励归国留学人员报效祖国。欧美同学会通过申建“海创中心”、“海归小镇”等创新机制,广泛吸纳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留学人员,为广大留学归国人员在创新创业创造和地方经济低碳转型升级搭建平台载体,留学归国人员可以在欧美同学会的平台上助力“双碳”发展,推动我国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在全球未来发展新格局中争得发展主动权。

受访者简介

谭显春,欧美同学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国作者等。长期从事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研究与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