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国与英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后不久,中国派出16名青年赴英国留学。50年间,中国已成为英国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先后有70多万中国学子在英国开启负笈海外的求学之旅。与此同时,英国来华留学生近2万人。

金秋九月,以“开创新时代中英教育、科技合作新纪元”为主题的“纪念中国公派留学英国50周年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英两国政府官员、教育界知名人士、科学家、企业家、金融界人士等200余位嘉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论坛。

参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代表了中英两国民间交流的新高度。嘉宾们在回顾总结50年中英留学交流合作成就经验的同时,深入探讨新形势下中英两国在教育、科技、金融等领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活动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与会留学人员代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理事、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王晓佳:作为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的理事,我很荣幸受邀参加此次论坛。聆听重量级参会嘉宾的分享,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收获了很多新知识。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加强中英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显得格外重要。我从英国取得媒体管理硕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新闻传播方面的工作,深知加强沟通交流无论何时何地都非常重要。这次论坛开启了中英两国合作的新纪元,作为新时代留学归国人员,我们需要用自己所学,尽自己所能,在世界舞台上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副会长、UWEE欧美亚教育联盟全球校区客座教授贺冰新:留学回国后,我一直从事流行声乐指导工作。早在求学期间,我就希望将中西方声乐理论更好地融合,将自己所学贡献给国家的声乐教育。作为目前留英分会唯一从事艺术教育的女性副会长,我非常欢迎更多学习艺术的留学归国人员加入欧美同学会这个大家庭,携手共同推动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更多的地方。

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肖超伟:作为一名毕业于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的博士,受邀参加此次论坛感到非常荣幸。论坛上很多留英学长讲述自己的留学故事、分享学术前沿动态,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增进了新老学长的友谊,也增进了中英两国民间的合作与交流。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多机会参加欧美同学会组织的活动,更好地践行民间外交生力军的使命与担当。

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会员、乐福新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棒宝贝教育科技董事长牟丹:参加此次论坛,听到重磅嘉宾的精彩演讲,感受到很多留英前辈将自己毕生所学奉献给脚下这片热土。追随着这些优秀学长的脚步,我现在与一些志同道合的留学归国人员一起在北京创业,希望自己可以像优秀的前辈一样,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以愿导行,以行填愿,行山愿海,终有所成。我相信,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努力下,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银行保险分会副秘书长、美元基金投资总监王寒冰:参加此次论坛,唤起了很多我在英国留学的美好回忆,我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感受到了多元文化。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回国后,我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努力为我国的金融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很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国家给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非常好的创业沃土和环境,希望更多留英归国学子可以加入我们,在金融领域发光发热。

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调研联络员、知路研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铠文:很荣幸作为中英教育平行论坛圆桌会议的嘉宾参加此次论坛。与留英学长对话,自己备受震撼,也深受鼓舞。无论是在教育领域、科技领域还是金融领域,中英两国的合作将有更多可能性。希望中英两国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我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回国后,自己创办了一家科技教育公司,专注青少年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作为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中国区的首席代表、咨询顾问,希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剑桥大学与中国高校、学术组织的交流合作平台,助力国际化教育的发展。

欧美同学会联络工作委员会委员、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北京国际经济管理技术促进会会长戴绪龙:欧美同学会是团结之家、奋斗之家、温暖之家。每次参加欧美同学会组织的活动,都感觉特别亲切。此次论坛重点聚焦时下热门话题,例如数字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也为中英两国开展务实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中英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探究也为即将赴英学习的学子们提供了权威信息。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学人员,希望更多正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当地社团中,积极向老师、朋友讲好中国故事。学成归来时,一定要加入欧美同学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副秘书长、三井住友德思资产管理公司首席运营官杜洋:在中英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欧美同学会举办纪念中国公派留学英国50周年论坛,对于一个曾经留学英国的学子来说,内心十分激动。在英国留学、工作的经历为我回国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国内各省市大力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纷纷向留学归国人员抛来橄榄枝,为留学人员施展才华和抱负提供用武之地。未来,期待在金融市场上与更多接受过国际化教育的留学人员并肩战斗,用青春践行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