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在欧美同学会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留学人员中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10月31日,欧美同学会召开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出席并讲话。欧美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会班子成员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座谈会,畅谈学习体会。欧美君今天分享的是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欧美同学会会长,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民进重庆市委会主委陈贵云和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会员活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长,西湖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的学习心得。

陈贵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彰显新时代留学人员的新担当

image.png

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议题特别重大,成果非常丰硕,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举世瞩目,令人振奋。在当今纷乱复杂的世界环境下,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宣示了决心,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动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不畏艰险的创新精神,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思想创造。中共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中共二十大报告深刻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胜利,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科学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未来五年乃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路径、朝着什么目标奋进,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供了根本方向和战略指引。中共二十大报告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越是困难越知重负重的历史主动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伟大政党的初心、决心、信心、勇气和定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吹响了进军号。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欧美同学会作为留学人员组织,应当发挥好留学报国人才库作用,主动承担为国聚才的责任。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是习近平大国外交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理念展示,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宣言。作为欧美同学会会员,每当听到、读到这些话语都非常激动,为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能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做贡献而感到自豪。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挥好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宣传好中共二十大精神,宣传好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陈贵云,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欧美同学会会长,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民进重庆市委会主委)

施一公: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

助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image.png

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历史性大会,标注了历史的新坐标。2017年10月18日,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2022年10月16日,时隔5年之后,我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与师生代表一起集中收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对于这期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作为亿万亲历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中的一员,我深受感佩,心潮澎湃。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中国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大国风范,坚定地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向海内外传递出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尤其是中共中央作出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举措,中华大地日益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我国的人才总量、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

在过去的十年里,一批批留学人员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又深远的影响。以西湖大学为例,过去短短几年,我们引进了全球202位优秀的科学家担任博士生导师,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海外留学人员,他们怀着强烈的报国心回到祖国,同时又深谙中国国情和国际规则,对前沿科技有独到见解和前瞻判断,正是国家所急需、所必需的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集中表达,强调了三者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留学归国群体作为三者的重要结合点,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上,要积极发挥作用,创造更大价值。

一要践行科教报国的初心使命。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科技大国,下一步的关键是实现由大到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需要完成的历史重任。除了利用自身所学所长,直接投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作为留学人员,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即能够为科教体制改革提供更宽阔的思路,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是搭建全球揽才的桥梁纽带。作为战略力量的人才,尤其是作为关键少数的顶尖人才,是各国竞相招揽的对象,要想抢得先机、赢得战略主动,“以才引才、以才荐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改革开放44年以来,我国在海外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而留学归国群体具有广泛的海外关系网络,可以通过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利用自身影响传递声音,让更多的海外人才看到中国的胸襟和态度,推动形成人才外育与回流的更大浪潮。

三是当好国际交流的民间大使。面对国际局势复杂动荡、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如何拓宽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提升全球科技创新开放能级,加强民间的往来和互动不可或缺。作为留学归国群体,更加有责任做好内引外联、牵线搭桥工作,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科技文化交流合作,帮助中国在世界上广交朋友,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已走过千重山、万道河。潮起风更劲,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仍需跨过千道坎、万重关。作为欧美同学会的一员,我愿与海内外留学人员一道,在走向强国、走向复兴的康庄大道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施一公,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会员活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长,西湖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