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 证券日报副总编辑、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11月14日至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赴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以亚洲为主场,开展的一次面向全球、惠及全球的重大外交行动。短短的6天5夜,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30多场活动,通过会议演讲、会晤会见展示中国方略,增信释疑,凝聚各方共识,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共同安全注入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元首外交为世界局势注入了确定性、稳定性。当今世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压力,地区动荡给全球安全带来威胁。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和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以自身发展战略为世界提供确定性稳定性至关重要。

党的二十大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发展的方略,特别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也确定了中国对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的主张和方略。习近平主席通过面对面沟通和会议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发展道路和促进全球和平发展、繁荣普惠的理念和行动规划。同时,中方也不回避不同国家的国情差异、制度差异,强调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解决全球发展和安全问题。

特别是在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国与国关系准则,强调正确把握民主人权、制度道路、经贸关系等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元首外交既是中美关系又是国际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习近平的重要表态和阐释为世界局势注入了确定性、稳定性。

中国元首外交使世界发展更具建设性。世界各国发展不能只靠一种模式,也不能搞一家独大、一家独霸。中国式现代化是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化为本国人民创造更优质的物质生活和更美好的精神生活,也为人类文明提供新的模式、新的选择。

面对错乱交织的世界局势,中国元首外交可以提供方向指引。现在世界又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上,中国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发展提供新模式、新思路、新实践,并主张共同促进全球发展和安全,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具韧性的全球发展。

习近平主席倡导建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明确指出亚太地区不是谁的后花园,不应该成为大国角斗场;强调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倡导数字经济合作普惠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鼓与呼,倡导“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的共同体理念。G20峰会领导人宣言和APEC领导人宣言以及相关文件,均纳入了中国的建设性主张,这使全球和亚洲合作更具建设性。

中国元首外交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创新性。中国元首外交展现了中国平视世界的自信,更展现了中国开放大度、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现代大国风范。

在应对气候变化、新能源开发应用、构建数字经济格局等方面,中国不断完善国内政策制度,并以开放胸怀与各国开展合作。中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提升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水准,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营商环境,为各国参与中国市场提供便利、拓展空间、促进共赢。中国走在了全球创新发展的第一方队,并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树立起开放、创新、进取的国际形象,各国领导人通过与习近平主席面对面的交流,深刻领悟到这一点。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通过现场沟通,增进了对当下中国的了解,增进了双方互信,这有助于其树立客观理性的中国观,推动双边关系在正确轨道上行稳致远,也有利于世界稳定和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多边双边场合,深入阐释了中国发展方略,也充分阐释了世界上“同”与“不同”的辩证关系,这是对全球文明多样性、制度多元性包容性、现代化实现模式丰富性的倡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各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自身发展需要,既有制度文化差异,又有解决共同问题的意愿,这才是世界秩序的真实面貌,也应当成为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中国元首外交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必将为国际交往、国际秩序建设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