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到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与民生发展目标,受到海归人员热切关注。

作为中国发展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今年两会传递出的积极信号,让海归群体倍感振奋。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要发挥自身优势,将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进程中。

“越来越多留学人员愿意回国创新创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一视同仁给予政策支持,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对民营企业的重视,让不少海归企业家感受到了政策有温度,干事创业更有劲头。

在青海省西宁市,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正开足马力生产,颇具民族风情的藏毯从这里销往世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回应了民营企业的期盼,大家底气更足了!”公司董事长、留英海归薛婷表示,政府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使企业家们可以放开手脚、轻装上阵。

“现在,越来越多留学人员愿意回国创新创业,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磁石效应’。”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曾留学美国,他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让包括海归人员在内的创业者有了发展新空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他从中看到了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宽广前景。田轩说:“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对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科技创新领域,海归人才大有可为”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些数据,让留英海归、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之涵印象深刻。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中国,与团队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10余年,在大功率IGBT驱动模块研发和生产上取得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科技创新的经验成果、工作重点进行全面总结和部署,彰显了国家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报告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芯片行业科技工作者,我们将继续瞄准第三代半导体设计、制造环节的‘卡脖子’难题,提升创新能力,攻关核心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海归人才大有可为。”汪之涵说。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我们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深感自豪。”留德海归、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工业科学研究院教授薛龙建带领团队打破结构黏附材料仿生设计瓶颈,设计出一款能在复杂环境下作业的迷你软体机器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也让科技成果转化更有动力。”薛龙建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曾留学于新加坡的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仝小民说,“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技术助力,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需要‘锻长板’,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需要加强技术攻关,未来产业必须超前谋划,做好技术和政策等准备。”

“亲身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关怀和大力支持”

“从2011年回国工作至今,我亲身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关怀和大力支持。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充足的科研经费、各种项目资助计划,让我们在攻坚克难的创新路上没有后顾之忧。”留美海归、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再生医学中心主任王琳说。前不久获评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她,开拓了丝胶在生物医学中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使中国在该领域迈入国际前列。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我和同事们同心抗疫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段经历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险、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王琳说,“作为海归人员,我们和祖国命运与共,应当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全国政协委员、“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1999年从美国回国创业,带领团队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他表示:“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门设立相关产业投资基金,还在资本市场开通科创板。希望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出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留英海归、上海左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于新认为,文化领域海归创业者应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如今,于新团队推出的动漫作品已走向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受佳评。“我们要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更具中华文化特点的优秀动漫作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美学的无限魅力。”于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