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由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留学报国新时代华章”主题论坛上,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欣然作了题为《立志科技自立自强,谱写留学报国的南大华章》的精彩分享。王欣然是去年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20名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代表之一,论坛期间,他接受了记者采访,分享了这一年来的心路历程。

记者:作为去年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20名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代表之一,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心情肯定万分激动。您能简单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吗?

王欣然:我记得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是去年的5月18日,就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两天前,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一年,但是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作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20名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之一,能够在校庆之际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深感自豪和骄傲。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体现了对南京大学120年办学历程的充分肯定,对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殷殷嘱托,对南大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的亲切关怀,极大鼓舞了包括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在内的全体南大师生,极大振奋了我们加快建设世界“第一个南大”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一年来,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校、学院开展了哪些活动,有哪些务实举措?

王欣然: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全校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交流学习会,开展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大讨论,组织专题宣讲团走进院系,为师生作专题宣讲和讲主题党课。

一年来,南大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奋发进取、不懈实践,院校建设发展取得新成绩。为了推动芯片领域的立德树人和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去年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是苏州校区首批四个新型学院之一,首批500名大一新生进入到苏州校区技术大类班学习。目前来看,同学们选择集成电路专业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同学联系我,表达了立志为国家芯片事业奋斗的美好愿望,这是我非常开心和欣慰的一件事情。我们也选派了最优秀的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努力把这些优秀的学生培养成未来国家在集成电路方面需要的人才。

记者:作为留学归国青年代表,请您分享一下,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青年留学人员如何更好地践行留学报国的初心使命?

王欣然:我是2011年回国的,脚踏着祖国大地,十几年来感触特别深。近年来,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非常大,青年人才的舞台和发挥空间广阔,这些都有利于吸引青年学者留学归国,并且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工作。很多在国外的学者,虽然人在国外,但都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我也借此机会呼吁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秉承留学报国初心,回来为国服务。

这次主题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共同向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发出了《奋进新征程留学报国倡议》,其中提出了留学人员要行动起来,共同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大力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增强勇攀科技高峰的志气、骨气、底气,发挥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高峰学科等方面的钻劲、拼劲、巧劲,助力我国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认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卡脖子”问题,从本质上来说需要瞄准世界顶尖科技,抓住机遇,下好“先手棋”,同时要重视基础研究,鼓励基础研究。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坐冷板凳,持之以恒、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在攻坚克难中开拓进取,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把科研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学者应该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祖国需要我们,但是我们更需要祖国。因为只有在一个好的平台上,只有把个人的成果跟国家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人生的价值才是最大的体现。

记者:此次举办的留学报国主题论坛是留学人员的一场盛会,规模大、规格高、大咖云集。作为活动的深度参与者和主论坛演讲嘉宾,请您谈谈参会感受。

王欣然:特别感谢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这次主题论坛活动。活动期间,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揭牌了留学报国基地、“讲好中国故事”研习中心、留学归国人员科创园,启动了海创大讲堂,这对南大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未来我们要利用好这些平台,继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南大故事,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学成归国,在祖国大地上、在南大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让南雍文脉薪火传衍、教泽绵延。

人物简介:

王欣然,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2009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2010年获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2010年-2011年期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回国后在南京大学任教,现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4年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