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今年中国全国两会再次强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全国两会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相信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发展信心和动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

中国高质量发展符合世界各国共同期待

在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2023年中国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意义重大。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希望通过两会了解中国全年新的战略部署,更好地与中国开展交流合作。中国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既稳定市场预期、提供正面信心,为全年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符合世界各国共同期待。

中国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内涵不仅包括实现经济增长,还包含完善分配制度,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等。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并非易事,与实现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当前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从内看,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环境保护和城乡平衡发展等问题,中国坚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推动绿色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向外看,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够有效化解抵御外部环境风险。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中国不断释放和扩大内需潜力,推动消费升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感。中国坚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特别是中国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绿色转型,新能源领域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中国也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数字科技和数字经济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还建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合作提供动力。中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将提升消费能力、创造更多消费需求,从而提振全球出口。中国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产业建设的相关措施,将为全球科技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端投资机会。中国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将为全球金融、医疗、教育和文化行业提供更多投资发展机遇。中国不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将为实现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中国着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有利于促进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刘慧采访整理)  

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问题专家塞巴斯蒂安·佩里莫尼——

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们期待从中国全国两会中找到更多信心。每年中国全国两会都会回顾上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制定新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既能让外界清晰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对的困难、问题及挑战有深入认识。

在我看来,国际社会今年最为关注的中国全国两会关键词便是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过去3年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0万亿元,并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今年春节期间,我看到中国很多地方消费和旅游市场火热,充满热闹的节庆气氛。这样的场景传递了十分积极的信号,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绿色和创新发展。近年来,中国不断开发新能源,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此外,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也明显加快,目前有商运核电机组超过50台,还有在建核电机组超过20台。中国在核聚变技术领域也取得突破,如素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成功实现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

同时,我也十分关注今年中国全国两会上有关深化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近年来,中国举办了消博会、进博会等大型展会,为全球企业和商家进入中国市场、同各国企业交流合作打造了平台。在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其他国家同中国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相信随着更多吸引外资外企、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落地,将帮助更多外国企业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伙伴精神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非盟《2063年议程》等框架下的合作相辅相成,在多边合作机制下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采取行动积极推进,以合作取代对抗,将对当前世界产生积极影响。我相信,今年中国全国两会将使中国进一步发挥世界经济复苏稳定器和增长发动机作用,通过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为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刘玲玲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