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非常关注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纷纷表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传递着活力与自信,高品质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振奋民族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我们迫切需要一批可亲、可敬、可爱的国家文化符号,来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image.png

本刊特邀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本科责任教授、欧美同学会研究院对外研究传播中心专家、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南大学欧美同学会秘书长吴祐昕学长,就艺术教育领域与我们分享她对于文化自信、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观点。吴祐昕说:“文化是沁润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文化自强,而文化自强来源于不断再次创新。我们应该在强化学术独立、教育独立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经验、汲取世界智慧,世为我用。”

以下是访谈实录:

问:吴学长您好,您一直在高校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想请您谈谈咱们国家艺术人才的培养以及艺术教育领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吴祐昕:艺术教育这些年在我们国家发展很快。艺术教育其实是要从供与需两方面考虑。从供方来说,一些教育机构或者专业院校会给艺术教育提供师资或内容,而需方其实应该是从小到大的一个培养过程。现在的90后、00后们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机会接受艺术教育,例如音乐、绘画、舞蹈等,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专业会很快。但是这种从小的教育,大多数时候并不注重创意和文化的加持,往往更注重技巧,比如要把琴弹得特别熟、把画画得特别像,还有就是缺乏文化的滋养,比如练二胡的孩子会拉草原之夜,但他可能并不了解背后的情感,以及为什么要用二胡来表达。绘画也是如此,素描、色彩这些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中国人的情感是非常细腻的,一棵树可以从早上感慨到夜晚,早上有朝阳照射在树梢,到了黄昏,又有余晖映射在树干上,有斑驳的树影,我们会对这种春花秋月有很深的感悟,其实这些才是艺术的来源。

所以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上,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培养叫作有意思的人,有情趣的人。当你有文化可用的时候,你才有文化自信,文化才真正强。没有内容支撑的技法实际上是非常空洞的,而且只会沦为一种运用和复制,无法直接产生有意思的、进而感染到大多数人的东西。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内容和文化的加持,这是我的理解。

问:现在经常能看到对“国潮”这个话题的热议,很多年轻人追逐国潮,请您对“国潮”文化的兴起,谈谈看法。

吴祐昕:问到心坎上了。我刚刚接受一期访谈,谈的就是萌文化。我们当时在聊这个话题的时候,也说到其实在国潮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艺术表现方式是用萌的状态去呈现。产业界其实对萌文化也非常认可。为什么呢?对幼态的产品形态,包括IP形象,人们本能会有一种怜惜和喜爱。而我们国风的一些比如工笔画法与比如涂鸦这种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其实就构成了我们所谓的国潮。

国潮是什么?它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潮流先锋。为什么谈“潮”这个字,它实际上也是从海外舶来的一个词。我们想国风兴起,国潮盛行,在这种状态底下,实际上内容真的在崛起。比如一个叫《原神》的游戏里有一个京剧戏腔创作的角色曲《神女劈观》,在海外发行时点击量达到几个亿。外国人估计都听不懂唱词的意思,但是照样可以为你喝彩。这是因为创作者在设计时注重了形式,注重了通感,这才是我们国潮文化向外强势输出的一种方式。我要盛赞这个游戏,它为每一个角色创作了一个角色曲,而且这个曲子可能用美声、用交响乐,同样也会用二胡、古筝,它会不分国界地把音乐融合进来,但是内容主旨和情节是中国的,这就是兼收并蓄,世为我用。

问:在对外国际交往过程当中,尤其是艺术领域的国际传播、合作方面,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吴祐昕:我其实一直强调要减少观点的输出,增加内容的输出。人性是共通的,爱情、友情、亲情,这些情感上的互通才能引发共情。我是研究设计传播的,一个设计作品,怎么能够合情合理地攻破“心防”?刚才我提到一个“萌”的幼态,“潮”的肆意,我们泱泱国风的感染力,中国戏剧的华美及内涵的君子气质,美人风范……应该用这类方式去跟世界沟通。我在美国有一次和一个印度家庭聚餐。那天恰好电视里在播放一条中印之间的负面新闻,看着电视上播放的镜头,而我们两个家庭坐在一块吃饭。那天我做的红烧肉,他做的印度飞饼,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身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