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奖”获奖人员的通报》,对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29名专家予以表彰。海南欧美同学会会员、海口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胜获此殊荣。

曾胜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在动物发育、细胞凋亡和再生的分子机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曾胜与学术导师(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霍维茨教授)

瞄准再生运动医学市场机遇

2009年,23岁的曾胜大四期间前往瑞士求学,在苏黎世大学度过了从本科小白到博士后的学术生涯。学术小有成就,事业发展前景也很光明,但心底那一轮故乡的明月却一直在牵引着他走向归途。

“之所以选择生物医药领域,是因为小时候就有个科学家梦。在学生时代,我就特别爱做实验搞研究,曾经还在家里建了属于自己的‘小型实验室’。高中毕业那会儿,生命科学是所有理工学科里最有吸引力的一个方向,出于对专业的兴趣,大学选了生命科学,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了,很幸运。”曾胜向记者讲述了选择生物医药领域的初衷。

十年海外求学生涯,他坚守初心不变。“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还是希望能把学到的东西更大范围用起来。”曾胜表示,作为交叉学科,再生运动医学结合了再生医学与运动医学前沿,用再生医学手段解决传统运动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即通过组织、结构或者器官的再生诱导实现运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运动医学占据全球骨科市场20%以上的份额,但由于行业技术壁垒高、专利技术封锁等原因,我国经典运动医学器械仍大范围处于进口产品垄断的状态。在需求增长、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当下,无疑是最具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

带着创业激情与钻研技术的坚定,2019年,曾胜到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创办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瑞士苏黎世先进的骨科再生医疗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可吸收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技术和干细胞技术为基础,在运动创伤、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领域开发精准治疗的高端医疗器械和新技术疗法。目前公司已拥有核心专利30余项,以人工软骨再生修复、人工肌腱修复生物疗法和可吸收界面螺钉等多个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行业技术难题的创新产品,获批II、III类医疗器械品种多个,初步完成了经典运动医学全系列医疗器械的国产化。

曾胜坦言,投身海南,除了被海南迷人的风光和优良的环境所吸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挡不住海南自贸港政策的“诱惑”。在选择来海南前,他也在全国各地医药产业园考察过。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政策、博鳌乐城在医药领域的特殊政策都十分友好。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的招商工作也十分到位,全方位辅导企业落地工作,作为创业企业,高新区在办公场地、奖补政策、人才引进等各种政策支持的落地上,显出十足诚意。

他认为,对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初创企业而言,海南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自贸港核心政策和乐城政策两个层面。“比如‘双15%’的所得税优惠、自用设备零关税以及原材料在进口环节增值税方面的减免等政策,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实惠,这些政策对于我们这样高密度运用国外设备和原材料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曾胜说。

聚焦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领域研究

在公司成立之初,核心团队的三位成员,也曾就公司应该确定哪个技术方向产生过分歧。曾胜回顾道,“我们的研发是针对软组织的修复,软组织修复其实有很多种适应症,一方面最典型的是运动医学针对各个关节的修复,另外一方面针对医疗美容。而医疗美容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相对来说更赚钱。”

坚守研发初心还是经济效益至上挣“快钱”?曾胜的内心也产生过挣扎,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当初的“梦想”——做运动系统组织修复,让再生运动医学在国内发展起来。

曾胜把在国外接触到的一些先进设备、先进医疗耗材通过乐城的“先行先试”政策和实验室的研究加快引入进程。他举例说,股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引起下肢畸形和功能障碍。由曾胜团队设计研发的“股骨颈平行固定钉系统”解决的就是这一难题。通过独特的钉板系统将股骨动态稳定固定住,帮助人体恢复,治疗过程看似简单,但之前螺钉制造技术一直是国外公司垄断,一颗小小的螺钉就要将近10000元人民币。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经过两年摸索,一点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如今,他们自主研发的“金属股骨颈固定钉”已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评审,填补了我国骨科运动医学相关领域国产医疗器械的空白。

以可吸收材料、创新结构为核心竞争力的运动医学医疗器械已经成为公司产品线的中坚力量,带动国内运动医学国产植入类器械从不可吸收往可吸收进化,让患者的恢复更加完全。从可吸收材料到再生材料与组织工程,曾胜带领苏生生物博士研发团队,挑战软骨再生的国际临床医学难题,创造性地以异种原位软骨为基础,进行高标准脱细胞处理和多聚材料复合加固,模仿软骨的3D空间结构,模拟软骨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制成利于软骨细胞长入的智能化再生软骨材料,解决常见而又难以解决的软骨损伤难题。曾胜踏踏实实搞技术研发,突破了专利封锁,研发了多款高价值III类医疗器械,也吸引来投资者的目光。

2020年底,曾胜的公司顺利融资,越来越多海归人才加入团队。如今,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实验研究平台,包括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加工中心、分子生物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以及实验动物中心等一系列功能单位,同时完成了符合国际GMP标准的III类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的建设,使得企业可以高效、完整地开展创新医疗器械和组织工程产品的自主研发工作。在此期间,苏生生物也顺利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

曾胜坦言,“公司之所以快速发展,源于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从企业角度而言,我在瑞士已经有多年创业积累,包括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积累,这为企业落地海南快速成长打下了较好基础;在人才方面,苏生生物有一支高学历的人才队伍,科研人员占比超60%,团队既年轻又有活力,非常给力。从外部环境而言,海南以产业链布局生态链,以生态链提升创新链,利用自贸港政策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聚链成势。”

得益于海南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做得很好,近两年苏生生物受疫情影响较小。曾胜表示,尽管研发使用的很多耗材需要从国外进口,但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供应链条依旧保持通畅。海南出台了一系列纾困举措,无论是减税降费还是水电补贴,都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减小了资金压力。最近公司还获得了海南银行大额资金支持,对促进企业研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者,希望自己的知识和研究,能实实在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解决运动系统的再生医学问题。”曾胜说,“接下来我们将加大研发力度,力争两年内在研的全球领先产品得以上市,现有研发成熟的产品形成销售规模,3年达到科创板上市的条件要求,让‘海南创造’引领再生运动医学创新发展。”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视察苏生生物,曾胜(左)展示运动医学创新产品

人物简介

曾胜,海南欧美同学会会员,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优”专家,海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海口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2022年获评海南自贸港“C类”高层次人才,世界运动医学联合会(FIMS)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