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留学归国人员中,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有创办企业、实业报国的,有投身革命、奔赴战场的,有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留学报国的使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人生。

有这样一位留学归国的先驱,他的一生贯穿晚清、民国、新中国近90年的历史;他的求学之路从曹州到北京,继而到美、德、法;他的身份从教师到教育厅长,从山东省主席到北平市长;抗日战争时期,他毅然投笔从戎,出任鲁北游击队总指挥;解放战争后期,他大义凛然,为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作出贡献;作为留学人员,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义不容辞跨马举枪赴国难,尽显英雄本色,他就是曾任欧美同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的著名教育家何思源。

投身教育赴战场

何思源1896年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耕读大家庭,1915年,考取了北大预科班,读书期间与蔡元培、李大钊等进步学者开始接触。1919年,何思源从北大毕业,由于成绩突出,教育部公费选送他到芝加哥大学留学,在美学习3年、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24年,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26年,由法国返回国内,到中山大学任教。12月,中山大学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会,何思源被推选为九名干事之一。

1928年5月16日,何思源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作为有过多年留学经历的教育工作者,他深知教育在国家发展壮大中的重要作用,在任期间,他努力实践教育救国的主张,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整顿和发展山东的教育事业。他想方设法加强师资力量、培训骨干教师、扩大经费来源、提高教师地位,并增设了师范及各类职业学校,创办了山东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何思源,手里没有一兵一卒,本应随政府机构一起撤到后方。但他没有走,而是选择留在山东坚持敌后抗战,这一坚持,就是八年,并得到了广大山东民众的拥护和支持。由于何思源组织得力、指挥有方,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光是日寇的一个联队,就被何思源的游击队打死了378人。

在抗战的那些日子里,何思源曾数次遇险。1942年1月14日,日军调集在山东、河北的几千兵力、几百辆汽车包围何思源。日军拿着照片,从何思源对面走过,竟然没有认出。还有一次,敌人知道了何思源的住处,集中兵力准备活捉他。何思源提前获得了情报,被走亲戚的人用骡车接走了,到了庄外,车夫把马鞭交给何思源,他扮成了车夫,才逃出包围圈。

舍生忘死促和平

抗战胜利后,1946年11月1日,何思源出任国民党政府北平特别市市长。

何思源任北平市长期间,正是国民党政府走向崩溃的时期,反对国民党内战、独裁政策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参加过“五四运动”的何思源非常理解和同情学生的爱国举动,主张通过疏导解决,与坚决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之间的矛盾愈闹愈大。

1948年4月,何思源不理蒋介石的示意,极力帮助李宗仁成功当选为南京国民党政府副总统。6月,蒋介石下令免去何思源的北平市长职务。蒋介石的免职令促使何思源猛醒。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时我思想上起了重要变化。我觉悟到以前已经走了绝路,这条路我不能再走下去了。”自此,何思源果断脱离国民党阵营,冒死为和平奔走。

1949年初,蒋介石得到密报,称何思源劝说傅作义接受中共提出的北平和平解放八项条件,并与共产党谈判的消息后,极为恼怒,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密令毛人凤派人刺杀何思源。于是特务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实施了骇人听闻的爆炸案:1月18日凌晨2点多,正是夜深人静之时。突然,从距离故宫东华门只有几百米远的锡拉胡同传出了连续爆炸声。爆炸发生在19号院,这里是何思源的住宅。在这次爆炸中,何思源最小的女儿何鲁美不幸遇难,包括何思源在内的其他5人都受了伤。

何思源被送到医院后,听到小女儿的死讯,没有落泪。他双眉紧皱,嘴闭得紧紧的,他想的是“要出城去见共产党,已经走到这一步,为了这,家里人死的死,伤的伤,绝不能半途而废!”因此,当北平参议会议长许惠东携和谈代表团成员到医院探望,并征求他的意见时,何思源坚决表示:“一定要参加和谈,就是走不动,抬着我也要出城去参加和谈。”他说:和平事业是大事,他个人被炸是小事,不能因小失大,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了大事,我就是为此付出生命也是光荣的。

暗杀阻挡不了和平的脚步。最终他成功劝说傅作义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避免战火涂炭。有人这样对何思源说:“你虽然失去了一位千金,却迎来200万北平市民的和平解放。”一语道出了人们对他的感佩之情。 

晚年请缨赴西藏

新中国成立后,何思源曾任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和民革中央照顾他年老有病,不要求他必须参加各项活动,但他渴望为国家贡献余热,因此凡有重要会议和活动,只要身体允许,他都要亲自参加。到了晚年,他不顾疾病缠身,用颤抖的手拿起笔,抓紧时间撰写回忆文章,包括在中山大学与鲁迅先生共事、为北平和平解放奔走的经过等经历,共10万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多少年来,西藏就像一个诱人而神奇的梦,一直藏在何思源心中。在他年满60岁这一年,机会果然来了。在全国政协的一次座谈会上,何思源获知中央正在组织一支规模庞大的代表团,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大会,会后还将在青藏高原开展慰问活动。代表团团长是国务院时任副总理陈毅。何思源欣喜异常,立即致函这位他早年在法国时的同学。信中他自称:“我少年习武,有飞檐走壁的功夫,如今虽年过花甲,但身体很好,可以跋山涉水……请陈副总理批准能够荣幸地加入中央代表团这一光荣行列。”陈毅在请示周恩来总理之后,即让秘书复信,表示应允。

青藏高原之行81天的旅程,对何思源来说收获甚丰。当时西藏还没有通航,需要一路从甘肃经青海乘坐苏制吉普车入藏,并由拉萨到达西藏日喀则。此行让何思源对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了解,目睹了在高原修建公路的人民解放军工作、生活之艰苦,入藏官兵、广大职工纪律之严明。他回京后以极快的速度写了一本4.8万余字的《旅藏纪行》,还撰写了《从西宁到拉萨》《从拉萨坐飞机回来——试航班第一架》等数十篇文章,并在国际广播电台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新西藏。

人物简介

何思源(1896年—1982年),曾任欧美同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山东菏泽人,1950年加入民革。1949年后,曾任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全国政协会刊编辑主任。民革第三、四届团结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