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外媒再次弹起了唱衰中国经济的老调,宣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值得怀疑”,等等。看上去,一些人此前所热切期待的地产价格上涨以及消费彻底恢复等似乎并未完全出现,但是,中国经济的“回暖”就此止步了吗?客观看待、正确分析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经济的长期潜力,十分重要且必要。

第一,当前的挑战是全球经济体所共同面临的。全球经济整体进入下行周期,各国普遍面临挑战。疫情和地缘冲突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大背景下,发达经济体采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胀高企、经济过热。它们随后不得不通过大幅快速加息为通胀降温。受发达国家高通胀和快速加息的影响,多个发展中国家遭遇严重通胀、外债支出激增、本币大幅贬值、资本快速流出、经济发展停滞等困局。全球经济放缓之下,中国经济一季度实现了4.5%的增长,高于全球大部分经济体。中国经济基本盘的稳定本身就是对全球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二,中国经济的疫后复苏有一个动能逐步积累的过程。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之后,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时间建立现金流、修复负债表、制定新计划。这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的发展后续也才将更具可持续性。

面对内外部的多重不确定性,中国吸取了其他一些国家的通胀教训,没有贸然采用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短期货币刺激可以制造临时需求与繁荣,但大水漫灌难以形成可持续收入,而由此导致的通胀问题还会以长期稀释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为代价,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影响经济复苏的长期质量。

第三,中国经济从高增长时代回落,并不能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能将减弱。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受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正常现象。1983年中国GDP约为2300亿美元,当时只需230亿美元就能实现10%的高增长;中国今天的经济体量已超18万亿美元,每实现1%的增速都需要1800亿美元。在人口、土地、自然资源和基础科技没有爆炸式增长的前提下,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永远保持经济的超高速增长。但创造的绝对体量却仍将越来越大。换言之,即使中国按照当前5%左右的“非高增速”发展下去,中国未来每年新增的GDP仍将超过印度、印尼、越南等发展中国家GDP年增量的总和。这就是经济增长的基数效应。当然,我们现阶段更应重视的是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

从更长周期看,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的换挡转型期。经历过去40多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将更加依靠“从零到一”的基础性、颠覆性创新和产业升级,而非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累积。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经济需要降速提效,稳步前进。

第四,中国经济当前确实面临诸如化解债务、应对老龄化、绿色发展等现实挑战,但只要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抓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些问题将不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根本影响。德法日韩等国也曾遭遇老龄化、少子化等挑战,但其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密集、要素规模型转向科技创新、技术附加型后,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减少,对知识型、技术型、服务型人才的需求和吸纳则大大增加。人的劳动价值有所提高。届时,我们可以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地位获取更高收益,覆盖更广大人群的社保养老等支出。这也是被多数发达经济体所验证过的可行路径。近年来,中国高技术装备、电动汽车、新能源设备在国际市场取得的优异成绩,表明转型升级的道路在中国同样走得通。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创新升级,就将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数字科技、能源环保、现代服务等领域仍然具备诸多潜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中产阶层;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奋进、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民族文化;中国人民有着有力政党、有为政府的坚强领导。笔者相信,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必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49年中国将被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为世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共享繁荣的新格局提供有效助益。(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经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