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是我国高速公路最主要的结构形式。欧美同学会理事,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蓉长期在公路交通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针对我国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沥青路面设计与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围绕沥青与集料的匹配性、沥青混合料损伤机理及其环境适应性等关键科学问题,积极开展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道路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沥青混合料损伤机理等研究。

条条大“路”通荆楚

2003年夏天,罗蓉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土木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供职于美国公路交通界研究实力最强的德克萨斯农机大学,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讲师、副研究员,并成为德克萨斯州注册工程师。

回忆起留学生活,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高校推行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我入学报到后,学校并没有要求立即选定博士期间的所有课程,而是只选本学期的课程,期末再选择下学期的课程。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需要、项目调整等因素动态选修课程,让理论学习真正指导学术研究,而且每位同学的课表都不一样,极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003年12月,罗蓉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土木工程系门口。

留学期间,罗蓉主要从事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质、沥青路面设计、膨胀土路基处置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她主持和参与了由美国联邦公路局、美国公路合作研究计划、美国德克萨斯州交通厅、美国西南地区大学交通中心等资助的 1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际道路工程界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了“国际道路联合会学者奖”“美国德克萨斯州交通研究院科研贡献奖”等荣誉。

2011年1月,罗蓉(右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第90届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年会。

即使在国外事业顺遂,生活无忧,但总归是浮萍,远离父母亲人。2011年,罗蓉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后回国,在武汉理工大学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并成功获批成立了“湖北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国家和学校的科研启动经费购置多台国际一流的精密仪器用于测试分析沥青、集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和宏观性质,建立了先进的道路工程实验室。

“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留学归国人员,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能够回到祖国投身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我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罗蓉说。

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始终

之所以选择到高校任教,源于她在国外大学学习工作多年,长期聚焦道路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承担了人才培养的任务。“我非常喜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非常愿意将我所学传递给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进步。”她说。

罗蓉向来注重在各个育人环节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努力做到润物无声、风化于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理想信念渗透到知识传授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怦然心动”的“获得感”。

罗蓉指导学生开展沥青表面能试验。

作为一名长期在公路交通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交通人,她常常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分享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的修筑历史,带领大家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路”精神,共同传承前辈们在高原修路、在沙漠修路的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在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学习实践中,也有意识地融入理想信念等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培育文化自信、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格局、深刻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

她长年坚守在讲台一线,教授多门本科生课程,为学生创造实习、就业、出国深造等机会。她坚持以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严格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指导他们进行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鼓励他们自主创新,培养其独立思考、严谨认真的科学素养,锻炼其协同创新、攻坚克难的专业能力。此外,她也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能力。一方面,她帮助研究生成功申请到国际道路联合会的奖学金、赴美国参加国际路联培训,积极促成研究生赴美留学及短期学术访问。另一方面,她邀请国外著名学者定期来校授课、讲学,开设多门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推进学科国际化进程,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

“教育领域大概率会发生数字变革,数字革命将惠及我们所有的学习者。例如,最近火爆的 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都驱使着我们不得不主动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育人模式等,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我们也将按照学校规划部署,推动构建连接、开放、共享、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建设数字化转型标杆大学。”罗蓉说。

为公路建设降本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在科研团队里,罗蓉给予年轻成员充分的学术自由和发挥空间,积极促进多个学术领域和研究方向的交叉和融合,发挥青年研究成员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等特点,引导团队突破定势思维,开辟新思路,创造新方法,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验上的创新,帮助年轻成员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采访前的 3月 3日,罗蓉团队的国家发明专利“道路沥青表面自由能的检测方法”获得第三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金奖。

依托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团队实力,罗蓉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等多项研究任务。提出了沥青混合料中水气扩散的理论模型;发展了沥青混合料无损黏弹性质及损伤性质的试验方法;建立了道路沥青与集料表面能数据库研究成果为国内多条高速公路建设的降本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她也因此荣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

2022年,罗蓉团队研发了沥青路面结构病害的精细探测技术,构建了温湿度场内的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提出了沥青混合料介电常数的温度—湿度—频率等效转换模型,建立了沥青路面内水分和病害的智能识别与定位模型,显著提升了识别定位的效率和精度。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的精度瓶颈和效率瓶颈,变革了常用的无损检测图像人工处理方法,实现了多相复合材料内部水分和病害的智能识别与精准定位,将传统方法需要一周的人工识别定位工作量缩短至 1.5小时,识别精度达到 99%,定位精度达到 95%。

初心不变履职尽责

今年1月,罗蓉被教育部任命为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分管学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等工作。

新的身份,新的职责,她对自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强学习,履职尽责,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要更加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不懈学理论、学业务、学方法,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师生校友学;深入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学校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国家急需“高精尖缺”培养卓越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国家、为行业输送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强化责任担当,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笃行不怠、积极奉献。

在学术研究之余,罗蓉积极开展和参加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工作。2015年,罗蓉参加了“一带一路”留学人员新疆服务团,她与其他院士、专家、企业家等,一起深入西部乡村、油田、高校、工厂,开展技术、项目、学术交流等社会服务,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学习屯垦戍边的兵团精神,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018年,她参加了留学人员赴青海服务团。在雪域高原上,她的心灵再一次接受了洗礼

作为欧美同学会理事、湖北欧美同学会的一员,罗蓉在参加欧美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培训班期间参观了欧美同学会百年会史展、“恰同学少年——留苏档案见证百年复兴路”主题展,加深了对会史的了解,增强了对欧美同学会大家庭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她表示,将心怀“国之大者”,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积极献智献策、加强与海外的沟通联系、立足岗位矢志奋斗。努力成为民间外交生力军,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我们海归人才要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把‘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作为自觉追求,找到个人岗位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中的结合点,在国家建设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罗蓉说。

人物简介

罗蓉,欧美同学会理事,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编委、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王秉刚青年学者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