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青海西宁,青海国际会展中心,留学生在商品贸易馆品尝当地青稞酒,并和展区工作人员合影。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摄

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由10名驻华使节和24名留学生组成的加勒比国家代表团近日来到青海,开启了他们为期4天的参访之旅。从西宁到格尔木,代表团成员不仅看到了自然生态环境,还一路沉浸式体验着青海多民族共居共融,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新生态。

7月19日下午,留学生走进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东关清真大寺参观。据《重建西宁大寺碑记》(1914年)载称,大寺建于明代,距今有600余年,历史上曾多次遭破坏又多次重建,是青海省最大的清真寺。1986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圆形的穹顶透出浓浓的伊斯兰风情,建筑整体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融合了我国古典建筑特点。

参观完东关清真大寺后,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的格林纳达留学生何威(Herry Vydol Dwayne Rawlinson)表示,很高兴能看到古建筑被保护得这么完好。“文物保护者试图让历史传承下去,我认为是特别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同样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的格林纳达留学生张超(Antonie Otis Deon),来中国学习已有4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青海。在听讲解员讲述东关清真大寺的历史后,张超觉得一切都很不可思议。“中国太神奇了,这种神奇之处在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座寺庙建造时间很早,但在妥当的保护措施下,很难看出时间的痕迹。我想多了解这个地方,想下次带着我的家人一起来看看。”

给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地民族文化还有长江源村的玛尼石雕刻和民族手工编织。7月20日,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的苏里南共和国留学生安瑞琪(Emanuels Annenia Rekia )和“小伙伴儿”来到了村里的岗巴布民族手工艺品合作社参观。当安瑞琪走进当地村民的家时,她被屋内的一些特色画作深深吸引。“女主人和我们讲述了这些美丽画作背后的传统文化,非常有意思。”在安瑞琪看来,当地村民都在努力保护他们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世界上常常发生许多不好的事情,但在青海,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自然生态,他们待人平等友好,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巴巴多斯留学生贾斯汀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青海他更容易与当地人直接交流,也更直接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在察尔汗盐湖参观时,他全程戴着一顶黑色的皮帽子,这是前一天他在长江源村参访时一位村民所赠的。“我当时夸他长得很酷很帅气,他的帽子也很酷,他就把帽子送给我了。我能够感受到他的心意,等我回去,也要给他寄一份巴巴多斯的小礼物,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贾斯汀还购买了许多当地民族手工编织挂饰,“回去送给我的朋友们”。

令驻华使节和留学生们大为惊叹的还有西宁的塔尔寺。7月22日下午,他们走进这座始建于明代的藏传佛教代表性建筑,从讲解员口中了解到,古寺的25座殿堂,1万余间僧舍及各类建筑都得到了完整保护。

早在1961年,塔尔寺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造型精美的佛像造型,辉煌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珍贵的文物收藏吸引着世界各地和国内的游客纷至沓来。颜色艳丽、造型精美的酥油花被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也给外国友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海之旅超乎想象!”正在对外经贸大学学习的格林纳达留学生凯拉(Christopher Kizzy Karina)对记者说,“藏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代相传。在这里我看见了中国为保护和延续藏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当地人也对他们的文化感到自豪,建筑即使经过翻修或改建,依然很好地保留了原有的风格。”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的圭亚那留学生辛格(Singh Devindra)也表示,在青海,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人们彼此相处融洽,这种和谐友好的氛围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不可或缺的。

在此次青海之旅中,就读于安徽医药大学的牙买加留学生乔维莎(Dunkley Jowesha)不仅饱了眼福,还大饱口福,大大拓宽了她的“中国美食打卡版图”。回忆起在当地品尝的各式牦牛菜品,乔维莎意犹未尽地说:“我很感激能获得这次机会,这些美味是我从未遇见过的。”

“这里的人们钟爱糌粑和酥油茶,牦牛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乔维莎眼中,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密不可分,而这种文化之所以能传承至今,背后与政府的不懈努力密切相关。她感叹地说:“能将这样的多民族文化之美传承至今,是一个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