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当前,不少地方“人才大战”如火如荼,高水平、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炙手可热”,营造出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然而,少数地区“唯帽子”论的现象依然偶有存在,简单以学历背景、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等确定岗位、配置资源的做法时有发生,令引才效果打了折扣。人才引进应“以才取人”而非“以帽取人”,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引进创新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精准匹配需求的人才,才能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透过“帽子”看“里子”。治国理政,用才为先。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破解发展密码的“金钥匙”。以学历、资历、头衔等评价、招揽人才,固然能一定程度降低甄选人才的成本,但不能只看资历不看能力、只看年龄不看本领、只看文凭不看水平,简单以“帽子”大小评判人才水平高低难免有失偏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多种标准广纳人才,多把尺子精准“量”才,坚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倾向,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分类分级设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建立灵活、多元、适宜、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公道对待人才、公平评价人才、公正使用人才,让“以帽取人”回归“以本事取人”的正确轨道。

匹配需求“下订单”。“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引才的目的是使用,而非搞攀比炫耀,一味地追求“帽子人才”,即使引来了“英雄”,也会遭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窘境。引进人才要与实际需求相匹配,要看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能够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紧缺、对产业发展带动力最强的人岗相适的人才。同时,要正确评估人才投资的“收益指数”,量财力、量实际需求而行,充分考虑人才数量和结构问题,绝不能盲目追求人才身份和头衔,忽略了使用人才的实际需求,最终花了“重金”、下了“血本”,却对解决实际问题事倍功半。

立足当下谋长远。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着眼于短期效应,更多是要着眼长远、聚焦重点、突出效果。要持续开展“唯帽子”问题治理,敢于冲破藩篱、转变观念,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人才流动的障碍,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门路“引”才,不拘一格“育”才,多措并举“留”才,将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各级组织部门要将人才工作“引、育、用、留”做细做实,充分营造唯才是举、爱才重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活力充分涌流,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