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首都留学人员代表在主会场及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分会场,参加第二期京华同心大课堂活动,共同聆听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报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长们纷纷发来学习感言。

学长热议

王璞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秘书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留学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发挥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助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留学人员中文化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可以发挥建言献策智囊团作用,深入调查研究,在推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中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谢海山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北京市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作为首都归国留学人员,发挥对外联系广泛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使命在肩。在此次首都统一战线京华同心大课堂上,张颐武教授以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翔实生动的故事案例,给我们提供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我们要把握好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理解好“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面向未来、不忘本来,通过志愿服务这一无比广阔的舞台,展现文化自信,增强志愿者风采,讲好开放包容、天下为公、明德弘道的中国故事。

徐垚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员、对外经贸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作为首都留学人员更应主动赓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思想内涵,为谱写现代文明新篇章注入凝心铸魂、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于双瑞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员、市应急局干部: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一个企业的繁荣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企无精神则不兴。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我们要凝聚思想共识,锤炼精神品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潘镭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员、北京金海博文科技中心合伙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深入了解其历史脉络,深刻把握其突出特性,全面理解其底蕴内涵,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既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质,更是其显著优势。“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赓续历史文脉,担负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王珠珊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球财经》杂志社主任记者:

中国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这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这样外来的元素,也有中华民族自身连续性、包容性等优良传统。最重要的是我们中国人一直没有放弃探索未知、创新发展的脚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断汲取滋养中华文明的外来养料,并将它糅合成自身的优势,再反哺这个世界。中国的成功,也给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优秀的范本,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中国。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国家和人民领略到中国这条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正在勇攀高峰。

冯大伟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员、北京科技大学教师: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我了解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必然走自己的路;创新性决定了我们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我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包容性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和平性决定了我们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挥作用。

杨瑾珊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员、瑞承家族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市场经理:

文化是一条无法割断的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一名留学归国人员,我始终把文化传承当作自己的使命,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绵力。目前,正努力为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及其二代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引导他们深入学习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需要一脉相承,但也不能亘古不变,传承也需要创新。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实践锻炼和交流研讨中碰撞出更多灵感,以自信果敢、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