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以来,学子们持续不断地走出国门进行留学深造,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向现代化社会与文化转型的一个特殊进程。百年中国留学史,体现了中华民族虚怀若谷、见贤思齐的文化开放心理,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勇于摆脱传统文化中保守、消极、专制的落后因素,追赶世界先进步伐,更新民族文化的精神、生机和活力。历史上早期的留学生群体,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寻求富强而负笈海外,艰苦求学;他们为中国的政治经济转型和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为求索理想中华而不懈奋斗的身影与历程,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的留学报国传统。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任重道远,需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群体的一致担当、奋斗和有为。当前,大力弘扬留学报国传统和爱国奋斗精神,团结和凝聚广大留学人员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功立业,激励他们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凝练新时代的“留学报国精神”,应该深入探究百余年来留学生群体爱国报国的历史,关注他们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新时代国家建设辉煌成就中的卓越贡献。简言之,“留学报国精神”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一代代先进知识分子牢记本民族之地位与文化精神,主动吸纳融会外来技术、制度、思想、文化,探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一种自强不息、创新创造精神。具体表现为:

一、执着秉持中华文化传统的守先精神

守先待后、继往开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生成机制。在对外来文明的吸收过程中,绝不能脱离本国文化的主体地位,这是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甲午战争后首批留学欧洲的严复,被誉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他翻译的《天演论》《原富》《社会通诠》《法意》等著作,启蒙了中国人的现代思想观念。他的每部译著,均经过精心挑选,必要考虑其在西方思想中的地位及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关联,译文追求“信达雅”,更是精准诠释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传统。无怪乎其作品风靡一时,梁启超盛赞其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毛泽东更赞许他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先驱。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民主国家。他的“五权宪法思想”是在深入研究西方各国宪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优秀法治思想而融会贯通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宪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先后到德国、瑞士、法国自费留学,他对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曾有预言:“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种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林毓生,他认为:“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现代合理、合乎人道的新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制度和中国文化传统‘创造的转化’,缺一不可。”这些早期留学生知识分子的宝贵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刻学理之源。留学生对中华文化守先待后、继往开来精神特质的继承与坚守,也体现了他们在中国现代知识转型与文化创新中的重要历史角色。

二、积极投身民族复兴大业的家国精神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近代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之际,立志“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开启了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第一批留欧学生刘步蟾、林泰曾、方伯谦、林永升、萨镇冰、魏瀚、陈兆翱等,为近代中国海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在反侵略战争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献出了宝贵生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奔波,为中国革命寻找出路,在充满朝气的留学生中,他看到了中国革命最可倚赖的力量,最终通过广泛联络,建立统一的革命团体,一举推翻了封建帝制。民国之初,由留学生代表顾维钧、周诒春、詹天佑、蔡元培等知名海归人士发起成立的欧美同学会,积极践行爱国思想,组织会员参与爱国运动、投身民族救亡与人民解放事业。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的留学生先进代表致力于思想启蒙,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并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成为唤醒民众的根本思想力量。这种力量深深影响了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赵世炎、陈乔年、陈延年等一代“新青年”,并引领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改造旧社会、缔造新中国的中坚力量。面对近代民族危亡的困局,一代代留学生群体从未忘记自己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以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精神。

三、矢志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开放精神

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每一步,都是民族开放包容精神的体现。中华文明是一种乐于且善于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开放体系,无论是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还是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无时无刻不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这种文明特性深深影响着走在时代前列的留学生群体,他们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中国历次留学运动也都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开放精神。大体说来,甲午战争以前,留学生多半在器物、工艺、技术等行业吸收外来文化,展示才华、报效祖国。戊戌维新至辛亥革命时期,留学生主要是从事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力图用改良或革命的方法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宪的国家或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留学生中的许多人又投身于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百余年后的今天,更是有数百万中国留学生广布全球,他们是中国民间外交的生力军,不但将世界文明带入中国,也将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到了世界各国。留学生广泛、积极地参与,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始终心系人类未来发展的世界精神

和平性是中华民族的本性,中华文明自古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凭借其崇尚和平的民族精神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在中国,无论是秦汉时期对既往思想的整合重构,还是隋唐时期将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的精华进行融合,抑或宋明时期中国人在借鉴其他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再次确认本土核心价值,皆彰显了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格局和主动顺应世界潮流的精神。中国在新时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等系列理念主张,其根源正在于中华文明悠久的和平主张与大同理想。这一点,在近代中国留学生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留学生们一方面秉持着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也勇立潮头,目视远方,对于人类命运与世界前途有着深切的关怀。陈独秀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开始反思民族国家的前途、世界大同的真理和真正和平的幸福。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鼓励青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此种热切的情感正是世界精神的体现,反映了一代留学生心系天下、对人类未来发展与命运的关切。这正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作者陈健,江苏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