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思遥

  10月31日,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致辞。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是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国际教育界的年度盛会。自2000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25届。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盛会,也是全球共享的教育公共产品。

  丁仲礼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将深入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学习交流,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促进国际协同创新,深化同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视频致辞。他指出,中国始终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积极与世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适应全球变革,需要通过教育赋能个人、重塑社会、引领未来。他倡议,要更大规模推动资源普惠共享,更高质量推动学术科研与国际合作,更深层次推动人文交流。

  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督玛格丽特·加德纳,新西兰教育国际推广局局长阿曼达·曼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中国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焦扬等中外嘉宾5000余人参加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分享的报告主题为《量子信息学科前沿动态及未来人才培养》。他介绍,我国目前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计算领域牢固占据国际第一方阵。虽然已经取得重要成绩,但是潘建伟认为,目前基础研究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相对缺乏,他呼吁应加强新兴科技的基础研究教育与人才培养,面向长远战略目标前瞻性布局,为技术突破提供支撑。

  中国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多元化——香港经验》介绍了中国香港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她说,中国香港作为东西文化的交汇地,其“两文三语”的生活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中国香港是全球顶级大学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优质教育品牌得到海内外广泛的认可。未来,中国香港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持续优化研究水平和院校管理,不断提高中国香港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艾伦·古德曼,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校长纳里曼·法瓦丁,法国高等教育署传播、媒体与研究部负责人奥利维耶·马里查拉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据了解,本届年会以“教育:为人人 为未知 为未来”为主题,主宾国是法国,为期3天。年会设置了全体大会、平行论坛、合作洽谈和教育展览等百余场双多边活动,吸引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教育界人士、驻华使领馆官员和企业代表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