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频频走入公众视野,成为打造城市创新产业园区的新鲜力量。依照欧美同学会对海归小镇的计划布局,“一小镇一产业”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10个海归小镇,聚焦地方产业发展定位,将国家高质量发展所需、地方经济发展所求与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所长相结合,推动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助力留学人员在产业发展一线开拓新空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新引擎。

  2月27日,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奉贤·生物科技)在上海市奉贤区揭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出席仪式并共同为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奉贤·生物科技)揭牌。

  作为全国第七个启动运营的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奉贤·生物科技)是欧美同学会、奉贤区与临港集团携手打造的生物科技创新策源地,将以生物科技为产业核心,聚焦数字经济与生物医药的深度融合,重点布局“生物制造”“精准医疗”两个产业主赛道和“AI技术赋能”一个支撑产业赛道。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立足奉贤、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上下协同打造“海外人才归国第一站”。

  吹响海归人才集结号

  2022年底,奉贤区与欧美同学会共谋发展,启动“海归小镇”创建申报计划。2023年7月31日,上海市奉贤区委下发《关于设立上海市奉贤区海归小镇申建领导小组的通知》,全力推进海归小镇申建工作。10月30日,奉贤区召开海归小镇申建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吹响海归人才集结号。11月中旬,迎接欧美同学会组织的第一轮评审。

  2024年12月27日,丁仲礼会长赴上海调研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奉贤·生物科技)申建情况,实地考察调研了海归小镇一期建设区块和数字江海展示中心暨海归小镇展示厅,深入了解了海归小镇以生物科技为核心的产业基础、发展前景及目标,总体区域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在第二轮评审中,评审专家组听取了海归小镇申建最新进展,并对申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审。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奉贤区委统战部牵头,组织行业专家,从政治引领、产业定位、政策支持、人才服务、金融支持、安全保障等方面制定专项方案,保障小镇后续建设及运营工作。

  奉贤海归小镇的产业方向定位于“生物科技”,一方面,与奉贤区的主导产业匹配度高,有利于两者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奉贤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在上海前三,在化学药及原料药、小分子药、生物制剂、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已经聚集了药明康德、君实生物等龙头企业,产业基础雄厚。产业协同视角下,海归小镇与奉贤区战略布局形成双向赋能格局。奉贤区自身的产业基础能为海归小镇打造生物科技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海归小镇吸引来的海归人才和优质项目也能推动奉贤的生物医药与科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奉贤区委书记袁泉表示,将紧紧围绕前沿生物技术,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在合成生物、基因与细胞治疗、脑机接口等细分赛道持续发力,聚焦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要素支撑,推动基础理论、底层技术、颠覆项目、跨界融合、转移转化全过程创新,将奉贤海归小镇打造成为“海外人才归国首选地”、前沿技术转化首选区。

  揭牌仪式上,首批12个优质项目和20位海归人才入驻小镇。奉贤区还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临港集团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归小镇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国际化定位,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海归小镇首批引进人才、术理创新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薇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毕业后回国创业,并将企业总部选择落地奉贤。她在创业过程中感受到,奉贤区通过政策红利、产业集聚、成本优势、交通升级和生态宜居等多维度支持创业。“在生物科技领域,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奉贤区积极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合作机会和资源。”她说。

  数智赋能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在数字江海展示中心的海归小镇展厅,通过展厅数字化交互式演示可以看到海归小镇的详细规划与推进情况。奉贤海归小镇规划了“1+N”布局,“1”即1个核心区,“N”即多个产业协同区,核心区选址在上海“五个新城”示范区内,规划了“千亩用地、百幢建筑”,总用地面积1200亩。功能包含研发空间、办公楼、生产厂房、商业、住宅等,将分三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整体将于2025年全面建成。

  根据海归小镇的规划,奉贤区计划建设万卡集群、高性能的智能算力中心和智算云平台,为生物医药研发、智能制造领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支持,降低企业算力成本。制定区域“算力券”等配套政策,专门为生物科技企业提供充足的算力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这将加速新药研发、基因测序、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的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并减轻研发开支负担。同时,全面部署高速驻地网,确保海归小镇内的高效通信和数据传输为物联网(IoT)、远程协作和智能工厂提供技术支持,并搭建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支持企业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共享,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奉贤区还为海归小镇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赋能体系。比如,将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入驻的海归人才创办企业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创业指导、融资支持、项目对接、技术交流、财税咨询、法律顾问、人才招聘等服务。

  据数字江海副总经理魏银锤介绍,海归小镇将实现绿色低碳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手段管控园区能源、监控园区碳排放,推动能源优化和资源循环利用,助力“绿色低碳试点区”目标的实现。此外,通过物联网和AI技术,海归小镇可实现园区能源管理、安防监控、交通调度等治理方式的智能化,提升园区运营效率。为海归人才提供智能化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服务,包括智慧通行、智慧商业、远程政务服务等,提升人才的生活便利性。

  政策加实招 吸引顶尖创新人才集聚

  人才引育关键在于政策。近年来,奉贤区以打造“南上海人才高地”为目标,通过欧美同学会、全球引才大使、海聚英才等平台载体,累计引育各类人才23万人,奉贤新城人口年均增速7.1%。

  为了吸引更多海归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奉贤区在功能平台建设、海外人才归国、海外项目落地、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对开展智能终端、AIGC、精准诊疗、合成生物等生物科技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的企业和项目,视研发投入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符合海归小镇特色产业方向,且持有重大技术发明和创新成果的全球领军人才,其“团队+项目”落地,给予最高5000万元综合支持;对入驻海归小镇海外人才的项目落地给予最高400万元的开办支持。

  “入驻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得到了很多政策、资金扶持,这是个很好的平台。”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归国的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上海元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章康健是奉贤海归小镇第一批入驻人才。他带领团队聚焦癌症靶向基因——病毒抗癌策略的科研产业化工作。近期,章康健团队研发的重组L-IFN腺病毒注射液YSCH-01,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关于I期注册临床试验的批准,以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默示许可,在多家三甲医院的二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进行中。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科研,加速新药研发,为全球抗癌事业贡献力量。

  海归小镇还将依托国际智库网络建设生物科技国际智库中心,聘请一批海归专家学者作为顾问,扩大顶尖人才影响力。整合链接政府部门、欧美同学会和高校科研院所顶尖资源,专门定期服务于海归小镇企业对于技术和业务的咨询指导需求。

  据悉,奉贤还将建立海归小镇专属股权投资机构资源库、特色科技金融产品库、定向并购资源库,打造多元化基金矩阵,对接300家金融投资机构资源。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海归小镇生物科技产业投资基金,与相关银行合作推出“海归小镇人才贷”,针对高层次海外人才归国创办的企业,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专项授信额度,以及跨境融资平台、跨境资金池通道等跨境金融服务。(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