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留学人员观九三阅兵:以奋斗之姿,共筑复兴
在九三阅兵的盛大仪式上,当礼炮轰鸣、国旗升起,我们看到了今日中国如何以科技为翼、以和平为盾,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那些铿锵有力的踏步声、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尖端的武器装备,不仅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也唤起了无数留学归国人员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
当阅兵的号角在天安门广场吹响,历史的回响仿佛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无论是西南联大师生投笔从戎的壮烈,还是海外学子心系故土的呐喊,那段历史始终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中。
正如云南省欧美同学会会长、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王华所说,昔日西南联大学子以身许国,今日留学人员仍应以才报国。从抗战时期科教救国的先辈,到新时代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广大留学人员,始终响应国家所需,勇担重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云南省欧美同学会为平台,把个人理想融入边疆建设的宏伟蓝图,以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让留学报国的传统在云岭大地代代相传。
陕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单智伟在观礼台上凝视着新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板,想到这背后凝聚的科研突破,不禁热泪盈眶。他说,作为一名留学归国的材料学研究学者,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阅兵式展示的不仅是国防现代化成就,更是向所有科研工作者发出的动员令。我们将以材料之坚,铸国防之盾;以科研之精,固强国之基。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继续致力于轻质高强材料的创新研发,让中国材料的智慧结晶,成为托举民族复兴和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力量。
“作为留学归国人员代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能亲临现场观看阅兵仪式,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震撼。”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理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对外交流部负责人欧阳敏说,当看到车牌号“1945”的检阅车驶出,车上的立麦前是空着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杨靖宇、赵一曼等无数革命先烈舍身救国的豪迈;当“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压轴出场,解说员一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瞬间点燃全场。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强大和军队的威武,感受到了和平的不易和蓬勃的希望,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繁荣、民族伟业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和动力。
“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前行的灯塔。”贵旅集团欧美同学会会长、贵州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议丹表示,我们要以历史为镜,以精神为魂,践行留学报国光荣传统,积极推动贵旅集团欧美同学会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高端人才蓄水池和国际声量的放大器,担当新作为、建功新时代,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科技强国 使命在肩
阅兵仪式上,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那些首次亮相的高精尖装备。铁甲洪流、战机轰鸣、新质作战力量首次亮相,震撼着每一位现场观众的心灵。
广东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珠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飞现场目睹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艇方队首次亮相,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他说,这不仅是装备的展示,更是一种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科技自信,这份“答卷”背后,是无数技术人员在实验室中日复一日攻关的成果,是科研精神与国家使命的完美融合。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突破核心技术,推动我国无人艇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团队全力突破无人艇关键核心技术,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看到阅兵式上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展示,陕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数据和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黄新波切实感受到数据与技术在新时代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他说,数据不仅是国家的资源,更是现代战争中的“子弹”。作为一名留学归国的政务数据管理者,更加坚定了推动数字政务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决心。将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数字化改革的实际行动,以数据之力守护国家安全、助力社会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抗战胜利70周年,再到80周年,我先后3次现场观礼。这三次,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爱国心的赤诚如一,是爱国志的坚定不移,更是爱国情的持续升腾。”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北斗天下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妍说,阅兵式上新型坦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高超声速导弹等新一代武器装备的亮相,鲜明昭示了国家的底气、和平的基石。我为深爱的盛世中国泪如雨注,我为崇敬的强军之师志比金坚,将以抗战精神为灯塔,矢志不移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阅兵式上,抗战老兵胸前的勋章闪耀着牺牲与奉献的光芒,让我想起战争年代因医疗器械匮乏、材料落后而逝去的生命。而今,我们研发的组织修复材料、抗菌创伤敷料、纳米医用材料等,正在将‘生死时速’转化为‘精准治疗’。”陕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研究所所长陈鑫说,科研工作者的实验室就是战场,医用材料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生命的守护。我将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难题,让每一种材料都成为守护生命的“隐形铠甲”。
赤子归心 共筑未来
留学人员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九三阅兵中,他们不仅看到了国家的强盛,更坚定了自己回国报国的信念。
广东欧美同学会理事、吴淦记集团董事吴华威在现场观礼,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激动之余更觉责任重大。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伟大时代的参与者。作为一名留学归国的建筑业从业者,希望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九三阅兵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历史教育。”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利安达国际董事局主席黄锦辉说,作为从事跨境财税业务的本土品牌国际会计公司,我们将牢记那段血与火淬炼的历史,珍惜此刻来之不易的和平,百折不挠、深耕实干,讲述好中国自主会计服务品牌故事、传播好中国企业跨境出海远航的声音。
“辽宁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略基地,今天依然是国家振兴的重要支点。”沈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韩国海表示,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现实的召唤,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在新时代继续奋斗。希望通过欧美同学会的平台,凝聚更多留学人才回流东北,发挥留学人员在人才引育、政策建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辽宁振兴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九三阅兵式从厚重的历史角度开展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56个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云南省欧美同学会会员、云南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静红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胜利。作为文化守护者,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传承精神,让民族团结的信念在新时代薪火相传。如今山河无恙,吾辈更要奋发图强,让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永不褪色,将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团结信念化为薪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路,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激昂人心的抗战歌曲、雄伟的受阅部队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蔚蓝天空中轰鸣呼啸的战机,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欧美同学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副会长仝小民说,作为海归科技工作者,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恩,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聚焦实体产业,坚持自主技术创新,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誓。它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在苦难中崛起的力量,看到一个国家在奋进中崛起的希望,看到每一个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价值与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留学人员将铭记这一刻的感动与震撼,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前行——在科研中勇攀高峰,在产业中砥砺奋进,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和平的中国贡献留学人员的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