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至6日,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与北京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2024年第一期首都归国留学人员培训班,40名学员参训。开班式上,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秘书长郭玉良作动员,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报换讲话,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组织宣传处处长胡顺强主持仪式。

  郭玉良表示,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学员要掌握“共同语言”,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深化“系统思考”,在服务首都发展上积极建言献策;要善于“触类旁通”,在促进民间友好中展现更大作为;要乐于“识友敦谊”,进一步厚植同学情报国志。

  王报换表示,希望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体验中,认真学习、积极研讨,让参加培训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成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途径,希望大家带着问题和困惑来学习和交流,带着方法和顿悟回到工作和生活中。

  理论学习环节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谢伟铭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报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二级巡视员王树林以“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为脉络,带来“新中国的七十年”解读;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秘书长郭玉良用“社会革命、自我革命、初心使命”三个关键词和九道现实思考题引导学员“深入学习把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祁金利以“履新留学人员职责,做好新时代建言献策”为题,讲解建言献策的时代价值和方向方法;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莉在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现场教学环节

  学员们在中法大学旧址参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深入学习和了解留学前辈们通过日本、苏俄、西欧这三条主要渠道,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并为之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重大贡献。

  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学员们专注于通过创造馆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典型代表性的车型展示,深入认识世界汽车产业的演进历程。同时,他们以“一只皮箱”的传奇故事为开端,追溯中国汽车工业从起步艰难到绽放光彩的辉煌历程。

  在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学员们通过聆听讲解逐渐深入了解20世纪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以及留法先辈们“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的救国救民初心。

  学员论坛环节

  学员代表姚梦琪、牟丹、侯皓楠、史丽姝、张建勇、谢海山、郭蔚凌、冯林骁、洪剑伟,围绕“索我理想之中华”主题,分享个人学习经历、成长经历、奋斗经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表达对祖国和首都发展成就的认识、感想和期待。

  学员们表示,本期培训班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分组研讨、学员论坛相结合,内容充实、组织有序。将在今后进一步加强转化运用、增强联系沟通,主动发挥优势作用,携手推动留学人员之家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