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5日,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举办“传承先辈志 砥砺报国行”首都留学人员红旗渠研学活动专题培训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燕瑛和市欧美同学会秘书长郭玉良带队,30余名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工作者赴红旗渠干部学院研学,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燕瑛在开班动员上强调,希望学员们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领悟“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厚植爱国之情,以林县人民的斗志进一步凝聚强国之梦,用新时代召唤进一步砥砺报国之志,通过踏实的努力和持续的行动,彰显留学人员“强国有我、复兴有我”的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留学人员力量。

在红旗渠纪念馆
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沧桑的修渠实物和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影像,学员们重温了林县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奋斗历程,解锁了林县人民在那样困难的时期“为什么要”“为什么敢”“为什么能”修红旗渠的精神密码,被他们“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精神所震撼。
《红旗渠精神永在》情景剧上,一个个小故事上演,学员们从朗诵表演、时空对话、歌舞演唱等演绎中,感悟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太行山腰
穿过廊桥“红飘带”,沿着不足两米宽的渠墙,学员们脚踏青石,登上298层台阶,徒步3300米渠线,边走边看边听,途经创业洞、团结洞、老炮眼、鹰嘴山、一线天等,来到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通过亲走千里“水长城”,学员们真切感知到创业的艰辛和300名青年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在红旗渠干部学院
郭玉良以《深刻学习把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为题,结合红旗渠之旅的体会,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历史、世界、政治、实践四个维度出发,围绕“社会革命”“自我革命”“初心使命”三个关键词和九道现实思考题进行授课,深入浅出、内容详实、旁征博引。学员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深入思考,纷纷表示“决定人生格局、事业成就的核心三要素‘信仰、意志、方法’”及“怎样识别‘有理想’、检验‘有毅力’、积累‘有方法’”的分享让他们受益匪浅。
访谈教学环节,学员们观看了访谈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在老县委书记杨贵的讲述中,了解了红旗渠工程的决策和建设过程,见证了一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精神风貌,激励学员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信念、勇于担当、务实前行。
在殷墟博物馆
学员们参观了“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展厅,仔细观摩青铜器、甲骨文、玉器等出土文物,领略殷商时期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在与一件件文物和一片片甲骨的“对话”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结业式上,燕瑛为各组组长颁发小组学员结业证书,学员代表孙逸、张劲草、孔繁佳、赵晨霞发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郭玉良表示,红旗渠精神是一种贯穿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红”是坚定信仰的色彩,“旗”是战天斗地的姿态,“渠”是对党的信任和对科学的信赖。“希望大家重振精神再出发!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学员们带着祝福和收获结束了红旗渠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