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范燕超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以“广聚天下英才、广集创造伟力”为己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发挥党组核心领导作用,围绕主责主业,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把留学人员工作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创新,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提供便利、创造条件,提高其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让留学人员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大展其才、发挥作用。
百年奋进黄浦 报国初心启航
上海是近代出国留学的始发地和主要策源地,也是归国留学人员组织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得益于上海卓越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和商贸优势,近代赴欧美、日本、苏俄等留学的多从上海启程,学成归来后亦有许多留学人员选择在上海发展,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他们身上大多有着鲜明的共同点: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学术成就。
1905年,爱国社团寰球中国学生会由复旦大学奠基人李登辉先生创办,其为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1919年,上海欧美同学会应五四运动而生,由李登辉先生出任会长,从成立一开始就把爱国放在了重要位置,并创作以“奉献至亲至爱我邦”为主题的会歌《谊集》,成为当时的进步社团。新中国成立初、改革开放后,又有一批批后来者从上海出发奔赴苏联、东欧乃至全世界学习,成为我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力量。1984年,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恢复活动,积极团结在沪留学人员,动员海外学人回国发展、为国服务,成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群众团体。
经过41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现有注册会员超过2.4万人,其中既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初期回国参加建设以及为上海改革开放事业作出贡献的老一辈留学人员,也有近年来新入会的来沪工作和生活的青年留学人员。
黄浦江,见证了100多年来一批批有志青年胸怀追求真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理想,从黄浦江畔远赴重洋,负笈海外,投身华夏,携归奉献。
建好“人才库” 下好“先手棋”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人才是上海发展的战略性优势,是必须持续用心下好的“先手棋”。作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深刻把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总要求,以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作为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围绕海归人才最关心的就业、创业、生活等“关键事”,提供精准的人才服务,十余年磨一剑,打造“海归职通车”工作品牌,宣传上海高品质人才发展环境,引进高水平海外人才,提供高质量对接平台,助力海外人才近悦远来。

“海聚英才”海外名校留学人员职业见面会
聚焦“引进来”,助力构建人才高地的“磁力场”。近年来,随着上海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留学人员来沪就业的需求旺盛。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自2010年起,成功举办15届“海归职通车”人才招聘会,累计服务超1500家企业、2万余名海归求职者,年均投递简历1000余份,为在沪企业输送来自英、美、澳、法、德等国家的海归人才300余人。
聚焦“留得住”,助力打造人才培育的“助推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立足留学人员来沪创业需求,持续深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研修营,成功赋能700余名海归创业者,构建“一营一园一赛”和“一大会一课题”工作模式,依托创业大赛、海归创业者大会和创业者生态调研等,进一步放大溢出效应。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成功创建欧美同学会海创中心上海分中心、留学报国基地(嘉定),在多个区建立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推动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奉贤·生物科技)建设,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圈,让来沪留学人员心有所向,助力提升上海对留学人才的吸引力。
聚焦“服务好”,助力创建人才服务的“新港湾”。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通过政策引路、活动赋能、人才培训、走访联系,做到多方位支持和帮助留学人员在沪发展。针对留学人员反映的政策难找问题,推出“码”上引路服务措施,精准推送上海各区的人才政策汇总。每年举办骨干留学人员、青年留学人员培训班,探索与民主党派联合办班,提升留学人员代表人士综合素质。推荐优秀人才到上海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闵行实践基地锻炼、参与各类高层次人才培训。开展“千百十暖心行动”,多渠道听取留学人员意见诉求,鼓励青年留学人员提出梦想,并针对性落实“十件实事”清单。建设留学人员服务阵地,建立上海市留学人员之家以及各区、高校留学人员服务“家、站、点”共18个。打造会员服务在线平台,让活动发布等会员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目前,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在汇聚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留学人员海外联系广泛的“触角”优势和同学会独有的“学长文化”优势,让上海市高端人才引进政策、高层次人才紧缺岗位、高水平行业发展需求等信息与海外互通直达,让来沪留学人员实地感受上海的好产业、好环境和好政策。
汇聚留学人员力量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留学人员在对外开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来源,也是推进全球化进程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
为贯彻落实中央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助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自2010年起举办留学人员创业培训班,提供集中赋能和创业加速服务平台,助力留学报国、科技报国、创业报国。至今,已举办24期,培训学员700余人。2023年,创业培训班纳入上海青年50人论坛十大研修营,同时列入上海市“海聚英才”系列活动,以创业大赛集聚人才,打造全新创业发展陪伴体系,探索为经济发展贡献统战力量的崭新模式。
持续建设“海上留声”留学人员思政工作品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归国留学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留学报国精神系列研讨,每年举办留学先辈与欧美同学会专题研讨会,以顾维钧、陶行知等与欧美同学会的深厚渊源及他们对近代中国外交、教育等领域的卓越贡献为切入点,邀请党史、留学史、欧美同学会史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剖析留学报国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组建“海上青鸟”志愿服务队,开展为老服务和志愿讲解,向港澳台侨和海外代表团等宣介欧美同学会及留学人员组织的历史传承和使命任务,积极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
着眼于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激发留学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感。倡导建立长三角欧美同学会工作联盟和创新创业基地,举办“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系列研讨会,聚焦“AI4S:科学研究新范式”等主题,前瞻思考、深入研究上海乃至国家未来发展重大课题,集中展示留学人员的智慧成果。发挥广大留学人员连接中外的独特优势,开展海外华人华侨青年学生实习计划,推动留学人员来沪创新创业,形成“我眼中的中国”、国际学生龙舟邀请赛、外国友人走进人大政协、中日友好植树赏樱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民间外交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全球“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上海,为促进民心相通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