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通讯员 施惠文)2月23日,由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北欧分会及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主办,留美青年委员会、北欧科创委员会承办的“对话学长——AI时代的星辰大海”AI主题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
活动吸引了180余位来自欧美同学会各国别分会、研究机构、企业及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参与。欧美同学会研究院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秘书长鲁俊群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演讲,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副总经理周孟飞致欢迎辞,留美分会副秘书长、青年委员会主任包纬主持开幕式,分会副秘书长、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智国作2024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工作报告。
“对话学长 —— AI时代星辰大海之旅”沙龙活动现场
周孟飞在致辞时对活动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与会者介绍了园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谈及园区企业光线传媒因动画电影《哪吒2》广受关注时,他分享了园区在招引、培育、帮助优质企业方面的经验,强调通过打造“企业创新联合体”、构建“产业微生态”、建设“产业未来社区”等举措,助力企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他表示,未来园区将着力完善数字要素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研发、市场、资金等全方位支持,进一步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副总经理周孟飞致欢迎辞
鲁俊群系统介绍了研究院的定位与职能,重点分享了近年来在科研转化、国际合作及复合型人才培养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研究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领域的学科积淀与跨学科协同优势,聚焦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核心理论命题及政策实践需求,着力构建兼具学术引领性与政策指导性的研究体系,旨在为提升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提供战略支持。针对“AI替代人类”的言论,他指出,尽管AI在数据处理与模式识别领域展现出显著效能优势,但在创造性思维建构、情感价值交互及伦理决策判断等人类独有维度,仍存在难以逾越的能力边界。他预测,AI在医疗健康、清洁能源、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叠加具身智能系统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将共同驱动人工智能技术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欧美同学会研究院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秘书长鲁俊群致辞
圆桌论坛上,赛迪研究院研究员朱帅对比解读了美国《AI权利法案》与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政策差异;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魏红霞从技术伦理角度探讨了中美AI合作的可能性;无锡滨湖区驻京办主任强争荣分享了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场景开放与AI初创企业协同发展的经验;华润健康(医疗)学创部总监张智国阐述了DeepSeek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实际应用;京东方科技服务业务战略客户部总监孔令玄介绍了集团在工业质检、智慧零售等领域的AI探索;在流科技创始人吴宏家博士则聚焦AI在5G网络智能运维中的创新实践。首场圆桌论坛由王晓敏主持。
圆桌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与大家分享真知灼见
播客“创始人说”制作人冯嘉雪剖析了AI技术普及带来的数字平权与算法伦理冲突;汇宇资本CEO郑岩丁指出,算力基础设施与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AI发展的“地基工程”;TikTok全球战略伙伴合作运营范遥航分享了AIGC技术在内容创作、用户交互中的落地场景;国网信产集团产品专家刘俊恺展望了AI在电力系统故障预测、智能调度中的应用前景;北京工业大学陈迎春教授团队展示了智能感知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业检测中的突破性成果;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昇立则从法律实务角度,分析了DeepSeek等AI工具对律师工作效率与业务模式的革新影响。第二场圆桌论坛由吴帆主持。
圆桌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与大家分享真知灼见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开放式问答环节,鲁俊群针对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技术落地路径等议题做出详尽解答。与会学者围绕AI发展趋势、产业应用瓶颈及伦理治理挑战等核心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大家普遍认为本次活动兼具前瞻性与实践价值,对主题设计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前沿性给予高度评价,并表达对未来系列活动的期待。
活动上,李一淼学长还介绍了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的“青听读书会”项目。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孔令玄,仇隽学长共同担任沙龙环节主持。(供图/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
来源:神州学人
作者:施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