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推出“西融人才计划”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推出《西城区吸引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旨在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西融人才计划”围绕资金奖励、人才培养、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6条措施。

  在资金奖励方面,一次性给予杰出人才100万元奖励,领军人才50万元奖励,青年拔尖人才30万元奖励。设立引才“伯乐奖”,对助力西城区引进人才的单位或个人,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专项奖励。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新建的院士(专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次性给予最高50万元资金支持;对在西城区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人才活动的组织方,每年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在服务保障方面,为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在引进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在医疗、文体、出行等方面,为人才提供高品质、套餐式、多元化的服务项目。

  北京:博士后工作站进北京大兴可获20万设站奖励

  北京市大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印发《大兴区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从设站引才、科研经费、就业奖励、配偶就业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办法》提到,经国家、北京市批准新设立的,或者首次迁入大兴区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园区分站,在完成首次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设站奖励。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包括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一次性10万元招生资助。同时,博士后科研项目入选国家、北京市重点项目课题且结题,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一次性给予博士后团队(或个人)最高2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针对出站后,到大兴区企事业单位工作且签订不少于3年期限劳动(聘用)合同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合同期满后继续在大兴区就业且劳动(聘用)合同约定期限不少于3年的,还可给予最高10万元就业奖励。

  山东:济南更新发布人才政策“双30条”(2024版)

  近日,济南市主动对人才政策“双30条”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了更符合新时代要求和济南发展实际的《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2024版)》。新版政策仍然分为人才服务支持、人才发展环境2个类别,以政策清单的方式整体呈现。在政策修订中,主要做到“四个注重”。

  注重动态优化,建立常态化政策评估调整机制,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对人才政策“双30条”进行系统全面评估,广泛征求各类人才、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对“双30条”中28条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注重对标先进,在政策调整中,主动拉高标杆,对标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结合济南市实际认真比对分析、充分吸收借鉴;注重改革创新,出台《济南市新就业形态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和《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面向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软实力”人才以及网络主播、快递小哥、网络作家等新兴职业,打破学历、职称等条件限制,充分激发各行各业人才创新创业创造创富活力;注重总结提升,为全面提升城市青年人才吸引力,济南聚焦青年人才的“关键小事”和“人生大事”,面向全国大学生推出30天公交地铁免费、30天知名景点免费等系列优厚政策。

  上海:两区公布最新人才购房政策

  1月13日,上海奉贤区、青浦区先后发布楼市新政,优化人才新城购房政策。奉贤提出,按照奉贤新城区域发展和产业导向,与用工单位签订两年及以上劳动(聘用)合同且在本单位工作满一年、按规定在沪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3年及以上、在本市无住房的非沪籍人才,同时符合相关条件,可购买奉贤新城住房1套,同时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青浦提出,深化人才购租房补贴制度,结合青峰人才政策优化升级,聚焦重点行业,结合市场化评价和人才积分认定管理,进一步扩大购租房补贴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分类给予租房补贴;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分层定级管理,分类给予购房补贴。结合青浦区战略布局和产业规划,制定出台青浦区人才新城购房政策,对于青浦区同时符合单位条件、个人条件以及工作年限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才,按规定在沪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3年及以上且在本市无住房的,可在青浦新城范围购买1套住房,同时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

  四川:出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顶青”专项

  日前,《四川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顶青”专项实施方案》出台,明确省级层面将每年遴选支持15名左右具有冲刺国家级领军人才潜力的青年科技骨干,通过全方位支持培养,加速壮大全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实施方案》提出,将总结并坚持行之有效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方式,有效衔接国省重大人才计划,探索建立更加符合科研规律的青年科技人才遴选、培养机制,变评审项目为评选人才;创新建立两院院士举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制度,减少人才考核评估频次,注意将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情况纳入结果考核;提出长周期稳定支持、经费使用“包干制”等一系列实打实的服务支持激励措施,赋予“顶青”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完善“顶青”人才管理制度,建立退出机制,加强资金监督,确保放下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留学生》杂志综合科技日报、山东网、中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