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晨曦初现,天安门广场上“1945”与“2025”两组巨型数字在阳光中熠熠生辉,仿佛穿越时空的对话,将抗战胜利的烽火岁月与今日和平发展的伟大征程紧紧连接。全国各地的留学归国人员现场或直播观看这场庄重而震撼的阅兵仪式。作为曾经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求学奋斗的群体,他们的内心激荡着深厚的共鸣与深深的思索。

铭记历史 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守护好、传承好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从抗战胜利80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九三阅兵’不仅是对过去苦难辉煌的致敬,更是对当下民族自信的彰显。”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表示,我们当以先辈为镜,既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赤忱,在芯片攻坚、空天科技等领域勇闯创新深水区;又以融通中外之智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在民族复兴征程中,让留学报国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当45个方(梯)队以钢铁般的雄姿走过长安街,当8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我的眼眶数次湿润,心绪澎湃潮涌。”中国科学院院士,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黄维说,看到军事航天、网络空间等新型作战力量昂首向前,深切体会到,新时代的“科技长城”正是对伟大抗战精神最生动的传承。作为一名留学归国的科技工作者,我始终铭记爱国是基本操守,报国是庄严责任,创新是神圣使命。我将以伟大抗战精神为风帆,以柔性电子技术的突破为双桨,在国防军工领域的“无人区”中勇攀科技高峰。
欧美同学会理事、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站在观礼台上,望着广场中央的布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来时,最让他动容的是那些印在臂章上的老番号——它们在阳光下泛着光,仿佛是历史的回响。他说,这场阅兵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意义:不能忘却的,不只是那场战争的牺牲与苦难,更是战争中淬炼出的理性与智慧;值得珍视的,不只是当下的和平生活,更是守护和平所需的清醒与行动。作为归国学者,更加坚定了以理性思考、专业精神投身国家发展的信念。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心中涌起无尽感念。在关键时间节点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国际金融报》国际部主任袁源说,八十年风雨兼程,烽火已远,但记忆犹新。1942年,我爷爷袁平文12岁时参加新四军,14岁入党,抵抗日寇,保家卫国。如今,每当想起爷爷的抗战故事,我都能感到那一代人的铮铮铁骨。这不仅是一段家族记忆,更是一份家国情怀。历史硝烟虽已散去,但精神的火种在我们心中长明。作为新时代海归青年,我要承续这份家国深情,把先辈精神化作前行力量,以所学所能回应祖国召唤,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站在这庄严的阅兵现场,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科技强国的信念。”广东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表示,作为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工作者,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同时推动中国科技走向世界。中国科技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创造价值,更要勇敢走向国际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国科技的故事,展示中国企业在新时代的创新能力、责任与胸怀,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生逢盛世,我们何其幸运。”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春麟说,亲眼见证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姿和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更深刻地体会到,从抗战救亡到科技创新,时代虽变,但为国家奋斗的精神从未改变。作为从事生物医药行业的留学人员,他深知,今天的“长城”不再只是钢铁与火药,而是由一项项创新技术筑起的健康防线。他表示,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传承抗战精神,用创新成果致敬未来,同时推动中美两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入合作,为全球健康事业搭建桥梁。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就是把他们为之牺牲、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阅兵,不仅是一场展现国力军威的盛大仪式,它通过视觉的震撼、历史的回望、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传承,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中国青年的担当,不仅在于继承先烈遗志,更在于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弘扬民族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山东省欧美同学会理事、GEIP全球经济与创新平台(中国香港)中资企业出海运营总监袁乾铭说,历史不应被遗忘,但纪念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发展。我将把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国际合作的实际行动,通过构建国际志愿服务体系、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发挥好“对外交往生力军”作用。
“站在观礼台上,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精神上的洗礼。”四川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段江说,作为一名留学归国的科技工作者,将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努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攻坚突破,在新的科技“战场”上打好属于自己的“攻坚战”。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继续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大连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大连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方准说,我们生长在伟大的时代,必须珍惜和抓住机遇,守护好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将不断坚定爱国信念,立足本职岗位,科技报国,团结和引导广大侨胞和留学人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忘留学初心,践行报国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更大力量。
“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一场和平宣言。”欧美同学会原副会长、CCG创始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王辉耀在现场观礼后,表达了对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深切感受。中国在全球治理、国际关系、公共外交等领域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作为留学归国人员,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开放包容、和平共处的理念,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当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装备列阵展威,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盛脉搏,我在观礼现场内心激荡着难以言说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骏茂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青表示,将把现场的震撼与感动分享给更多海归学长们,让更多同胞凝聚向心力;以实际行动搭建中外友谊合作的桥梁,为这一伟大事业添砖加瓦,不负信任。
山东省临沂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兰山区欧美同学会会长,北京(国科)镤璇澳瑞总经理张璇在现场观礼时,第一时间将视频发给孩子,孩子们激动地喊出“哇,真的太震撼、太威武了!”那一刻,她感受到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代际传递。她说,作为一名海归青年,深知今日国家的繁荣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汗水与生命换来的。她将以这份现场的热血,化作工作中的坚守与深耕,用从海外带回的视野与学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天安门上空战鹰呼啸。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自主研发的先进武器,祖国的国防力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现出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贵州黔龙图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张春成表示,作为一名留学归国科技创业者,将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使命,把海外所学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全部智慧与力量。
留学人员从世界各地归来,带着知识、带着视野、带着理想,也带着对祖国深沉的爱。他们深知,无论身处何地,祖国始终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阅兵仪式上的每一声口号、每一架战机,都在提醒着他们,铭记历史,方能不负未来;面向世界,方能不负时代。在通往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每一位留学归国人员,都是坚定的行者,都是不息的火种。
来源 :《留学生》杂志
文 :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