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11月16日电 题:她凭京剧,登上国外学校官网封面→

  一袭绿裙、一段长绸、五张面具、一根棍、三扇门......

  “我希望将京剧与西方的戏剧创作方法进行结合,在舞台上讲述关于中国的历史和当代中国青年的生活。”

  熊晨雨是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戏剧与文学表演专业硕士生。在今年的毕业演出上,她以《牡丹亭》中的“寻梦”为灵感进行现代化改编,讲述当代青年寻找内心和梦想的故事。

  

演出照片。受访者供图

  剧目共分为五个篇章。

  在“追寻梦”这一章中,熊晨雨头戴白色面具,挣扎于门后,似要冲破重重幻境。

  在“斩断梦”这一章中,熊晨雨不断拾起地上的面具,挥舞棍棒,斩断现实中的枷锁。

  熊晨雨介绍说,京剧和西方的形体戏剧都注重肢体动作的表达。

  京剧有很多固定的动作,例如扭步、抽身、抖腕等。每个动作都表达特定的人物情绪、性格、身手等。而西方的形体戏剧注重身体的自由舒展和情感的表达,对动作表达的自由度更高。

  

熊晨雨在舞动长绸。受访者供图

  出身梨园世家的她希望通过对两者的结合,让更多外国观众了解京剧。

  “初到英国时,班上的外国同学都只听过‘Peking Opera’,认为京剧和歌剧是一码事。他们不了解京剧原来有这么多肢体元素,对于演员的训练和要求如此严格。”

  以手势为例。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包含梅派“53式兰花指”在内的手势既能状物又能表意。西方的形体戏剧也强调运用手势来塑造人物和故事情景。

  此外,面具也是东西方戏剧中的重要道具之一,譬如法国现代形体戏剧中所使用的的中性面具和京剧的脸谱。

  熊晨雨认为,利用好东西方戏剧中“共通”的部分,可以让西方观众更容易理解戏剧的内容。

  演出结束后,校内的教授和剧团的导演找到熊晨雨,希望其能在英国开设工作坊,为当地的戏剧工作者提供京剧程式化的训练。

  她的演出照片也登上了诺森比亚大学戏剧与表演专业官方网站的封面。导师和观众告诉她,表演中的长绸、水袖等元素以及京剧的身段让他们惊叹。

  

诺森比亚大学戏剧与表演专业网站截图。

  熊晨雨说,目前,不少西方的表演艺术家正在探索融合不同戏剧文化,以创新表演体系。

  京剧注重对演员身体控制力的训练,从步伐、姿势到眼神都有严格的训练方法。西方的形体戏剧工作者希望融合这些训练技巧,丰富动作含义,增强演员的舞台表现力。这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路径。

  “让国外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还是挺难的。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对戏曲产生兴趣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目前我正在创作一部戏曲音乐剧,希望能将更多中国传统故事带给外国的观众。”熊晨雨说。

  (稿件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gzhonguo;作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