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图文动态激励计划#在北京中关村大街,中关村科学城的中心地带,矗立着理工科技大厦,北京理工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北理工留创园”)就位于这座大厦内。北理工留创园是2003年7月由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建立。经过20年的发展,北理工留创园累计孵化留学人员企业330余家,吸引、培育高端领军人才42人次,先后获授北京市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园、海淀区优秀留学生创业园、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北理工留创园为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留创园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是业界公认的示范园之一。近日,《神州学人》记者走进园区实地采访,与留创园主任王智超进行深入交流。

  背靠高校的独特优势

  留学人员创业园是服务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专业平台,留创园时刻关注和分析留学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并根据他们的群体特点给予特色服务支持。

  在王智超看来,留学人员创业群体与国内创业群体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相较于国内创业者,留学人员创业群体的优势表现在:拥有国际化经验和视野,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发展趋势;具备相对较高水平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够打造前端、专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双语或多语沟通能力且文化适应能力强,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市场开展交流合作。

  尽管这一群体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王智超也指出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对国内市场不熟悉,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市场、建立关系和获取资源;由于浸润在与国内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回国后需要更长时间适应本土文化和市场环境;可能缺乏与国内市场相符合的创业经验和行业认知,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和积累经验。

  综合来看,留学回国人员在创业活动中需要应对的挑战和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创业群体有着相似性:都需要有适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都需要关注团队结构、产品或服务研发、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及推广、融资等问题。

  “留学回国创业群体的这些特点,反映到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中,就是绝大部分的留创园都是依托孵化器、科技园、创新中心、产业园等创业服务机构建设。”王智超总结说,“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是我国创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出现就是更好更精准地为留学人员提供服务,扶持他们成长。”

  接着,王智超向记者阐明了北理工留创园的独特优势:“我们背靠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综合孵化服务能力突出。”

  大学是创新的策源地,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北京理工大学打造了“政产学研用投”创新生态体系,全资建设了3家平台公司:科技园公司、孵化器公司和技术转移公司,实现了项目孵化、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全流程创业赋能。北理工留创园的运营主体是北理工孵化器公司,北理工留创园是北京理工大学整体创新创业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王智超说:“北理工留创园区别于由政府、企业等主导的留创园,我们园区技术创新氛围浓厚,特别是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同时拥有人才、科研环境等诸多优势。”目前,北理工留创园开放的资源有学校的实验平台、仪器设备,以及专业咨询、技术指导、联合研发等服务,还有研讨、论坛、讲座等行业交流活动,图书馆藏等文献资料,体育馆、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等配套设施。

  “创业者不仅能使用学校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同时可以与校内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交流,让技术更加贴近前沿,提高创业成功率。另外,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如果实力过硬,与学校学科发展契合度高,还可以多种形式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在这个意义上,留创园不仅是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有效形式,还可以通过产学研协同,反哺学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实现双向互动互促。”王智超说。

  不断升级的赋能体系

  创业园或孵化器不仅需要为企业提供各种软硬件设施,更重要的职能是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北理工留创园拥有一整套极具特色的企业赋能体系。“我们的企业赋能体系是在服务企业的实践中一步步摸索、锤打出来的。”王智超说。

  当然,作为早期建设的留创园,北理工留创园经历了赋能体系演进的全过程。在北理工留创园成立之初,企业服务主要集中在基础的物业、网络、工商、税务、银行等事项的便利化及发挥政府政策扶持的窗口作用。随着孵化服务行业逐步火热,不同领域的机构都进军企业孵化服务行业。这个阶段,留创园、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服务机构的数量猛增。但因为存在同质化问题,每家机构也开始沉淀、思考,不断突出、强化自身优势,打磨拳头服务产品,逐步向专业化发展转变。近几年,随着机构服务不断完善,专业赋能逐渐成为各机构服务的重心,尤其是针对初创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投融资、产业融通、财税、知识产权、法律、人力资源等服务得到发展。

  

北理工留创园办公区域

  “北理工留创园现在的赋能体系主要是两个体系:一是培育体系,二是企业服务体系。培育体系是帮助企业成长起来,服务体系是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让他们发展得更好。”王智超向记者解释道。创业是系统工程,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在初创期,创业团队创业要素欠缺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为此,北理工留创园组建了一支由企业家、投资人、技术专家、产业专家、孵化专家等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为入驻企业开展专题培训,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创业咨询。辅导内容涵盖商业模式打磨、发展战略梳理、企业技术咨询、联合研发、项目评审评估、资源互通等内容。

  “在创业初期就有专家为创业团队把脉定向,能让创业者少走弯路,极大提高项目成功率,这是我们培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王智超补充说。

  北理工留创园还根据创业企业发展周期规律,设置了三级培育体系:在种子期,有理·创训——启航计划,园区联动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团委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开展包括留学生的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大赛,面向项目阶段创业团队开放园区服务,提供项目孵化服务。在初创期,有理·创汇——扬帆计划,园区针对初创企业,开设科创政策、融资策略、财务管理、知识产权布局、法律风险防范等初创必修课,使企业提前获知政策支持方向和风险点,提前布局,提前防控。在成长期,有理·创优——成长计划,园区开设专业领域精修课程,创业导师作为创业合伙人,深度参与企业发展,精准提供企业加速服务。“我们反复打磨,反复试验形成了这套培育体系,可以在企业最需要扶持的关键节点给予最精准的服务。”王智超介绍道。

  在企业服务体系上,北理工留创园提供四类阶梯式服务——基础服务、专业服务、重点服务和特色服务。基础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基础需求,主要包括企业开办服务和云系列服务。专业服务整合知识产权、财税、法律、人力资源等专业领域的服务,这些服务可减少企业在发展初期的人力资源投入,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产品研发和项目拓展上。重点服务围绕企业发展最迫切的资金和产业链需求展开,帮助企业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上获批贷款或融资,同时落实从国家到市、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相关支持政策,帮助企业从政府端获取支持,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特色服务是紧密依托学校已有的实验平台条件建设服务企业的专业技术平台,提供仪器设备、技术指导、联合研发等服务,开辟产学研协同创新渠道。

  王智超说:“我们对企业服务人员的要求是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能真正为企业降低成本,帮助他们尽快发展起来。”他以创业过程中绕不开的核心话题——“资金”举例,资金是创业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北理工留创园为此专门成立了投融资部,力求把市面上各种机构的投资风格、贷款条件等信息摸清,如果园区企业有资金需求,留创园会给出一个全面的投融资方案,帮助他们分析适合现阶段的融资方式及哪些机构能提供资金。这一切,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做到就与北理工留创园数十年如一日地与银行、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实践中反复摸索积累的丰富经验分不开。目前,北理工留创园已累计对接超过300家投资机构。

  面向未来的发展布局

  北理工留创园地处科技创新优势明显的北京海淀传统核心区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企业集聚,高端人才密集,科研设施先进,具备世界一流的科创条件。“我们占据地利,又逢国家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天时,加上北京理工大学加速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布局,我们正在不断尝试突破创新内部工作体制机制,努力有新作为。”王智超坚定地说,“我们在创新型企业培育方面成效显著,学校的学科性公司发展态势也很好,但现在投资是我们的短板。我们没有直接的工具支持孵化企业快速成长,也间接对学校的产学研协同发展形成制约,影响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转。如果我们有自有资金投资,便可以更有效支撑留学人员、学校师生等创业者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更好地助推企业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社会,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规划。”

  

王智超在第二届“北理创业杯”创新创业大赛上

  北理工留创园的运营主体孵化器公司计划开展股权改革,通过增资形式引入学科性公司等外部股东,突破股权结构限制,可以行使投资行为,同时制定合理的公司章程与股东股权配置,确保投资形成的收益可以反哺学校发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北理工留创园还计划建设更加专业的创新孵化平台。王智超说:“我们仔细研究了企业孵化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特点,未来的战略规划是立足已有优势,利用好改革机会汇聚产业资源,形成新的优势,建设一个可以同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孵化服务平台。”为此,北理工留创园正一方面通过股改引入产业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北理工“朋友圈”与行业龙头企业展开联合孵化,将产业资源做大做强,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汇聚创新要素储能、孕能、释能,全链条、全生态赋能,将不同主体的参与行为从历时、接力迭代发展为共时、融合,使更多的颠覆性前沿技术在“双创”中实现科研与产业化同步。

  留创园未来能持续向好发展的关键在于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人才。在引才方面,王智超打算既保持传统的引才通道,包括加强主动服务留学人员的创业服务,通过专业创业咨询交流及支持政策吸引、留住人才,坚持与“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等赛事保持密切合作,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等引才服务部门建立良好合作机制,也创新引才形式,加强媒体宣传,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海归创业者看到北理工留创园,选择北理工留创园。

  “我们还计划未来充分发挥大学的国际交流与校友会的渠道优势,通过学校的国际化带动留创园的国际化,在学校开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展现留创园的创新创业服务内容,通过高校的交流合作和定向宣传,开展孵化服务的国际引才活动。同时,通过学校校友会,进一步挖掘海外校友资源,开展线上对接,逐步将服务内容延伸至校友会活动范围,与学校人力资源部门协同引才,促进学校教职、研职、创业岗位的机制互通,达到共同引才,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目的。”王智超表示,北京理工大学的许多教师都拥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这些海归教师可以依托留创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未来还会将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拥有留学和海外工作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来华留学生。

  走在园区时我们发现,这里并没有一处专门的区域用以展示北理工留创园获得的各类奖项和荣誉,却有一面墙醒目地展示着留创园已孵化毕业企业的LOGO。王智超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这面墙,看到我们服务的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专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朴实的话语中饱含了一个创业服务者对这份事业的浓厚感情。我们相信,北理工留创园未来还会不断为海归搭台赋能,助力他们投身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