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苏州出台人工智能人才政策

  2月14日,在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苏州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突破学历、打破年限、开辟绿色通道,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和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按照政策,苏州将对顶尖人才顶格支持在实验设备场地、算力服务供给、团队配置优化等方面给予“定制化”支持。在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中专设“人工智能专项”,特别优秀的可突破学历、来苏州时间等限制。年工资薪金1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高端人才,无需评审可直接认定。世界知名人工智能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骨干、国际重要奖项获得者,经评估可直接认定。苏州将深入挖掘人工智能领域招聘需求,每年面向青年人才推出不少于5000个优质岗位。在苏州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中专设“人工智能专项”,给予最高30万元薪酬补贴。对新引进的博士、重点高校硕士及本科生给予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对其中在苏州连续工作满1年的优秀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分别再给予10万元、3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同时,苏州还建立重大创新团队“绿色通道”,对急需紧缺的人才团队,经评估可直接立项或简化评审程序,鼓励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举荐团队成员。构建百亿人才基金投资生态,设立人工智能专项人才基金,打造“零租”孵化器,开放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和应用场景。

  辽宁

  面向22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人社政策供给

  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辽宁省人社厅出台19条措施,加强人社领域一揽子政策供给,用好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降费率等惠企减负政策“工具包”,支持加快建设22个重点产业集群。在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方面,按季度发布重点产业人才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需求目录,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服务重点企业、园区活动。在有关人才选拔评价项目推荐中,向产业集群人才倾斜。持续开展“双一流”高校学子“辽宁行”和“一圈一带两区行”等活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在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方面,支持企业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到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兼职创新等活动,支持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优化企业人才评价机制,支持各地围绕特色产业、重点产业链设立特色职称评审专业,开展专项评审。对在产业集群内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可破格申报或直接认定高级职称。

  湖南

  娄底市经开区发布“人才与科创新政20条”

  近日,娄底市经开区举办“材料谷”人才与科创大会,现场发布“人才与科创新政20条”,推出涵盖优质人才汇聚、青年人才培养、构建柔性引才用人机制、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4大方面的10条人才新政和规模企业入规、专精特新企业、绿色发展、专利申请等10条科创新政。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补助,指向人才梯队的“塔尖”。其中,新引进国内外顶尖创业人才及团队,在娄底市级补助上,再最高给予30万元一次性补助;新引进符合园区重大发展战略、解决关键“卡脖子”技术的顶尖人才及团队,最高给予200万元项目资助;对园区企业新引进或新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最高每人给予20万元的奖励补贴。在引进高精尖人才的基础上,此次科创新政全面升级,对通过科技创新或技术改造提高产能、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予以高额奖励。其中,对当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并在园区内转化与产业化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省级荣誉亦有配套奖励政策。

  广东

  珠海市推出“一免两减”青年人才住房保障政策

  日前,珠海举办新闻发布会,对2025年要开展的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以及首批出台的四份政策进行介绍和解读。首批出台的四份政策,分别为《珠海市2025年迎新春开新局 暖企稳岗惠民行动方案》《新来珠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措施》《珠海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若干措施》《珠海市稳外贸若干措施》。其中,《新来珠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措施》重点面向新来珠海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为其提供最长三年周期的“一免两减”住房保障,即第一年免费住、第二年租金三成、第三年租金减半。据测算,三年最高可省下12万元的租金成本,切实减轻青年人才在住房支出方面的经济压力,让人才在珠海干事创业后顾无忧。

  湖北

  博士后基金湖北联合资助项目启动

  2月11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项目启动会在武汉举行。开展博士后基金湖北联合资助有益于整合部省资源,充分发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导向作用,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博士来鄂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激励在鄂优秀博士后人员开展科研攻坚,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厚植人才优势。根据联合资助协议,双方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前沿领域、基础学科及湖北省发展战略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面向在鄂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遴选一批优秀在站博士后进行资助,着力提升“博聚楚天”人才品牌。联合资助项目已编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申报和评审工作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按照博士后基金资助工作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实施,2025年计划资助100人,资助标准为每人18万元。

  来源:《留学生》杂志综合中新网、河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