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推出引才奖励政策

  根据儋州市委组织部消息,儋州已启动2024年度引才奖励申报工作,旨在吸引和激励高层次人才及企业落户儋州洋浦。根据最新政策,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企业可获得一次性引才奖励,奖励金额根据引进人才的类别和数量而定,最高可达30万元。对于2024年度新引进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总人数达到10人及以上或国际人才(经教育部学历认证的国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外籍、港澳台和留学人才)3人及以上的企业,将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同时,重点用人企业引进符合海南省引进人才条件的特定高校及职称、职业资格人才达15人以上,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满3个月的,也将享受此项奖励。申报对象包括持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机构和在儋州洋浦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但不包括失信企业。奖励标准针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特定条件的企业,具体金额依据人才类别和工作时长而定。

  湖南出台措施支持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以常德市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先机。《措施》聚焦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需求,提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强化产业创新平台支撑等10条具体举措。在引育创新人才方面更为精准,提出支持在常高校合成生物制造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申报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增设合成生物制造相关硕士学位授权点,定向为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

  四川成都锦江区发布“十万科创人才集聚行动计划”

  2月20日,2025“才聚锦江·资创未来”产业园区投融资对接交流活动首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举办。活动现场重磅发布《十万科创人才集聚行动计划(2025-2027)》。该计划围绕“攻坚、扩容、倍增、赋能、提质”,系统推进科创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建设,以人才引领驱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保障行动计划落地见效,配套出台《关于支持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创业就业支持、安居保障、生活服务等关键环节,制定10条政策措施,覆盖科创人才与产业发展全业态,为人才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重庆“百万人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启动

  近日,2025年“百万人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启动仪式暨“才聚两江”两江新区专场引才活动启幕。启动仪式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发布了《2024年度引才榜单》,榜单数据显示,去年重庆引才规模达8.4万人,同比增幅14.1%,创近五年来新高。《榜单》显示,从引才主体看,2024年企业引才以6.8万人的规模成为“主力军”,占总量的80.9%;高校引进人才近2800人;科研机构引进人才近1200人。此外,重庆还积极发挥第三方引才机构资源优势,协助引进人才超7000人,展现出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5年“卓越工程师”岗位清单,涉及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共464个高精尖岗位。据介绍,今年重庆将持续扩大“百万人才兴重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聚焦“数字重庆”建设、“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需求,举办500场以上引才活动,目标引进各类人才不少于1.6万人。

  云南发布2025年博士后人才需求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消息,近日,该厅正式发布了云南省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计划招收700余名博士后,涉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烟草、电力等行业领域。一是预定式招收,对临近博士毕业的非在职博士研究生,与设站单位签订进站协议的,给予每人3万元意向培养资助;二是提高日常资助标准,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日常资助,由每人两年16万元提高到22万元;三是加强吸引留滇,对云南省出站留滇工作的非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省(境)外出站来滇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全职在云南工作3年及以上的,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留(来)滇工作生活补贴”;四是实施博士后创新项目支持计划,鼓励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潜心科研,自主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对基础研究、产业领域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重点创新研究项目,按一等资助30万元、二等资助15万元、三等资助5万元,有条件的州市和设站单位可结合实际配套;五是放宽进站条件,对申请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临床医学领域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适当放宽进站年龄条件限制。

  广东深圳“超常规”引才 青年创业最高100万资助

  近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释放一系列“超常规”引才信号。深圳将实施“鲲鹏青年创新创业合作计划”,与国内外近100家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单位、知名高校和创投机构签约,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和青年创业者提供用房、资金等全要素支持,最高资助金额达100万元。深圳将采取有针对性的“超常规”举措,出台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实施引才伯乐奖、鹏城优才卡等现有政策,加力推出新一批人才评定、顶尖人才直认、重点产业紧缺岗位清单、人才褒奖激励等系列新措施。资金方面,除了创业资助,深圳还将强化科技金融支持。据介绍,深圳成立了千亿级的产业引导基金、百亿级的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的科技创新种子基金,2024年新增私募股权、创投基金152支,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

  来源 :《留学生》杂志综合科技日报、中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