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条措施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近日出炉的《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聚焦推动高成长发展、助力精细化管理、促进高能级创新、降低全要素成本、实施精准化赋能、完善多层次服务6方面推出20条具体措施,助推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措施提出,对首次升规入统的工业、软信业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规上工业、软信业企业根据增长情况给予最高40万元奖励。对连续2年产值(营收)增速20%以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激励“强转股”,上海要发挥国有基金引领作用,形成规模1000亿元的基金群,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直接投资力度。支持“股上市”,即加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诉求问题,深化拟上市企业服务。完善改制上市培育库,加大潜力企业发掘力度,入库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在促进高能级创新方面,措施提出,支持技术创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贴支持,其中特别重大项目给予核定项目投资10%、最高1亿元的支持。根据措施,上海将从降低数转成本、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用能成本等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
北京:昌平区试点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
4月17日,北京市昌平区发布了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的系列政策措施。启动会上,首先发布了“五个一批”机制,即一批试点政策、一批职住场景、一批青创活动、一批生态成果和一批服务队伍。其中,围绕青年人才所需,昌平区注重普惠支持和托举扶持接续供给,试点发布9个方面的专属政策和两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涵盖谋职、就业、创新创业3个领域和创业就业补贴、免费空间、驿站租金减免、孵化机构协同、专项基金、赛事补贴、区级人才工程支持、科研资助等9类条款。运行“昌平青年人才在线”小程序,微信推介各项政策条款、申报流程、管家电话和区内创新资源布局,并可链接“京策”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审批、兑现,推行“一网通办”。同时,聚焦青年人才落地“首助”、办公“首地”、安居“首巢”、品质“首孵”,安排高品质的生产和生活场景。不仅如此,试点期间,昌平区还将组团“部门+园区+平台公司”,开展赛事、创业对接、投融资合作、校友等活动,推动青年人才落地支持和集聚发展生态双发力。
北京:首个AI人才服务平台落地大兴
4月14日,北京市大兴区上线了全市首个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人才服务AI助手——“兴才宝”,开创“AI+政务”服务新模式。只需输入关键词,用户就能与AI助手展开对话,找政策、办手续、问问题,智能助手都能秒回精准信息,让人才服务政务咨询变得更加简单智能。目前“兴才宝”已面向10万余位人才,提供政策智能问答、业务办理引导、诉求反馈追踪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并特别为“新国门”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定制数字人才卡。依托7×24小时在线响应机制,系统日均处理咨询量数十件。
云南:昆明市支持制造业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
近日,昆明市出台《关于支持制造业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的意见》,赋予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权,打破传统人才评价机制,加大对制造业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保障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灵活的人才支持。昆明市制造业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自认定之日起,发放“春城惠才卡”B类卡,两年之内享受12类综合服务,过期失效,两年后可重复申报。《意见》进一步拓展了人才认定后的支持措施。持有“春城惠才卡”的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庭成员不仅可以在医疗、住房、户籍等多方面享受便捷服务,还能在事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江苏:扬州“人才政策4.0”新鲜出炉
4月18日,扬州“人才政策4.0”新鲜出炉。这则最新升级的人才利好政策,以“产业急需人才集聚、优秀青年人才汇聚、行业领域人才凝聚、人才引育载体提升、人才服务生态提优”“三聚两提”五项行动为抓手,构建包括1部人才新政16条、3部产业人才专项政策、N部配套实施细则在内的“1+3+N”政策体系。其中,对于优秀青年人才,“来扬回扬留扬”补贴年限延伸至毕业5年内,博士人才补贴年龄放宽至40周岁,企业全职引进博士资助提高至20万元,人才购房最高200万元“安家券”,直接抵首付。
江西:南昌出台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日前,《南昌市“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提出构建“一企业一博士”“一产业链N团队”的服务模式,旨在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案》聚焦服务南昌市“8810”行动计划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提出积极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人才资源优势,选派博士到提出需求的企业开展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拓宽企业创新源头供给,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方案》明确,博士(团)服务周期为两年,每年线下服务不少于10次。服务内容涵盖参与企业研发、开展政策宣讲与技术培训、对接科技资源等多个方面。此外,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格等次的博士可获1万元绩效奖励,优秀等次为2万元;博士团成员依团队考核结果分别获1万元或2万元奖励。已在同一家企业担任市级科技特派员的博士不重复享受“一企业一博士”工作经费补助和绩效奖励。
来源 :《留学生》杂志综合科技日报、中新网等